http://www.kblhh.cn 2011-04-25 16:49 來源:
政策是環保產業最好的孵化器和催化劑,這一點在環保產業的基礎行業——環保裝備業上也得到了驗證。
記者從近日舉行的“2011中國節能減排技術裝備發展國際論壇”上獲悉,2010年,我國環保裝備行業的銷售收入約為2800億~3000億元;“十一五”期間,我國環保裝備的銷售收入和利潤迅速增長,年均增長率約40%,環保裝備的增長速度明顯高于同期國內生產總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和機械工業增長速度。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技術裝備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秘書長陸軍告訴記者,“十一五”期間,國家大力推進節能減排事業,有力地促進了相關裝備的開發投入。除總體規模大幅增長外,技術水平、國產化率和市場占有率顯著提高,盈利能力較強。
行業盈利水平向好
三駕馬車驅動發展,內需巨大鍛煉國內企業
需求拉動、政策扶持、投資推動,三駕馬車驅動著環保裝備業發展。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技術裝備委員會提供的一份上市公司財務數據表明了相關行業的高成長性和良好經濟效益。根據各上市公司公布的2010年上半年財務數據,委員會匯總分析了節能減排裝備的盈利情況,其中,節能裝備的毛利率最高,為42.13%;空氣污染治理設備的市場化程度最高,毛利率最低,為20.58%,低于行業總體的29.83%。
需求強勁的國內市場鍛煉了本土企業。以并不太為人關注的除塵領域為例,這幾年中國的火力發電、鋼鐵、水泥產量都居全球首位,需要配套的除塵器數量巨大,中國已成為電除塵器的生產使用大國。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技術裝備委員會主任、福建龍凈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煒曾給記者講過一個故事,2006年在國際電除塵器會議上,當國際同行聽說龍凈一年配套3000萬千瓦的裝機容量,都被這么巨大的數字給震懾了。龍凈跟國際同行交流,發現世界上沒有哪家公司有這么大的裝備制造能力和產量。
北京桑德環境集團董事長文一波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指出,中國廣闊的市場鍛煉了本土環保企業,中國企業所獲得的機會比很多成熟市場國家的五百強企業獲得的機會還要多,中國企業已越來越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