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1-04-07 09:57
會議現場
3月29日,國家科技部委托中國科學院為項目組織單位,由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主持承擔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流程工業多尺度模擬放大技術及其在石化行業的應用”課題驗收會在北京召開,中科院高技術研究與發展局組織專家對該項目的5個課題分別進行了驗收。中科院副院長李靜海出席了會議。驗收會由高技術局材料化工處處長曹紅梅主持,中科院計劃局、高技術局、過程工程所及各課題承擔單位的領導和專家共30余人參加了會議。
課題驗收專家組由來自北京航天航空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化工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國家信息中心、中石油研究院、中國化工新材料總公司、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及中科院軟件所、理化技術所等單位的技術專家和財務專家組成。專家組分別聽取了5個課題負責人關于課題完成情況及經費使用情況等方面的詳細匯報,并作了詳細質詢,還觀看了現場演示。
專家組認為,“十一五”期間,在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的支持下,課題承擔單位在高性能計算在我國石化行業的應用技術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提出了問題、模型、軟件和硬件結構相匹配的技術思路,以及多層次并行的超級計算模式,建立了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效高精度多尺度過程模擬與放大軟硬件平臺,實際應用效能顯著提高,該平臺在化工、冶金、能源等行業得到成功應用;基于集總反應動力學和多尺度流體動力學,建立了多產異構烷烴催化裂化技術(MIP)工藝反應器多尺度集成模型,運用該模型對高橋、燕山石化等四家催化MIP模擬裝置進行了模擬,取得了較好的工業應用效果;基于多尺度數學模型和模擬放大方法,發展了實用的氣液固多相攪拌反應器和結晶器的模擬及工程優化技術,對甲苯法己內酰胺工藝進行了優化,并成功應用于己內酰胺裝置的硫銨結晶反應器、酰胺化反應器等擴產改造和工業問題診斷;基于多尺度模擬放大技術,在乙二醇節能新工藝的研究開發中獲得了離子液體中氣泡運動規律,較為準確地預測了離子液體中氣含率、氣液接觸表面積和CO2吸收速率,為反應器放大、優化和工業應用提供了基礎,完成了工業側線試驗,驗證了模擬結果,據此提供了8萬噸/年乙二醇水解新工藝工業示范裝置工藝包的基礎數據;針對碳四烴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烴工藝和反應器大型化的關鍵技術問題進行了模擬,開發了具有特殊分布結構的軸向固定床反應器,為6萬噸/年碳四催化裂解制丙烯全流程的成套技術工藝包提供了基礎。在6萬噸/年碳四烴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烴工業示范裝置中完成了模擬結果的驗證。
專家組認為:各課題均完成了任務書所規定的工作任務,達到了考核指標,一致同意通過課題驗收。各課題組表示,今后將繼續進行深入研究,進一步加強軟件易用化的研究工作和在項目中的應用,并更好地發揮模擬平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