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1-03-21 09:46 來源:科學時報
我國建設面臨工業化、信息化、市場化、城市化,尤其是國際化帶來的新形勢。存在著能源、環境、資源、生態、災害等多種危機。是否可以這樣說,實際上我們面臨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在我們這一代人的肩上。
現在的終端設備都在小型化,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子書等,特點就是小屏幕,可以隨時移動,還有個性化。我覺得信息技術革命其實是一直在進行的,現在是海量信息時代,信息存儲、運算和通訊能力的指數性增長是我們所需要面對的。
信息和知識總是在口頭上說,但對它們的進一步理解還值得我們考慮。信息可以說是孤立的、局部的信息,而且是靜態的,以數據為中心的符號化的東西,沒有結構的無序的、冗余的信息。知識是互相有關聯的、綜合的、整體的、網絡的和動態的。知識是以人為中心的、個性化的、概念化的、有意義的。知識是分類的、有層次的、有結構的、有序的。
錢學森同志開創了“思維和智能科學”的革命,關于思維和智能科學的很多東西不見得每個人都學過,但是學過的人會有收獲。新科學的革命開啟了新技術的革命,也就是知識革命??茖W革命和技術革命還有所不同,層次上不一樣。
另外,信息社會的重要工具就是基于知識的“語義智能搜索”和應用服務給大家提供了更多的服務。傳統的搜索方法和現在的語義智能搜索有所不同。傳統搜索方法羅列了很多沒有組織的結果,只能給出與搜索詞完全匹配的結果,還有重復的結果,每個人的結果都一樣,只能搜索網上的信息,技術和表達的方式和十年前幾乎是相同的?,F在語義智能搜索不太一樣了,用戶可以快速、準確地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提供有組織、有分類的結果,把搜索和瀏覽結合起來,提供個性化的搜索結果,直接提供用戶所需要的答案。
對于科學決策的現代科學支持問題,在錯綜復雜的世界發展變化中,持續地為國家提出現實可行的方針、政策和戰略,為決策和軍事部門提供科學決策的現代科學支持。例如,錢學森同志早就提出了開放的復雜巨系統及其方法論,又經過了十多年三代科學家的努力,建成了“信息空間綜合集成研討體系”,是集大成智慧的可操作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