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1-03-16 15:24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受地震消息的影響,3月11日當天倫敦結算所4月份鐵礦石掉期合約價格下跌4.15%,為2011年以來最大跌幅。同期,新加坡鐵礦石掉期合約價格出現暴跌,4月份主力合約當天就下跌7%,Platts、MB、TSI三大鐵礦石價格指數也齊聲下跌。
日本強震對其本國鋼鐵工業造成沖擊的同時,也讓中國部分鋼企短期內從中受益。
"日本地震短期內將對中國鋼鐵行業有利,像國內部分具備一定替代競爭性的中端鋼材產品會有出口增量的預期,寶鋼股份、武鋼股份等企業將從中直接受益。"昨日(3月14日),西本新干線信息總監盛志誠在接受采訪時稱。
日本五大鋼廠停產
受日本大地震影響最大的是日本東北地區和關東地區,作為日本的工業重地,這里集中了大量鋼鐵業、石化業、制造業等支柱行業。公開資料顯示,日本強震已經導致粗鋼產量占日本粗鋼總產量的75%~80%的新日鐵、JFE、住友金屬、東京制鋼、神戶制鋼五大鋼廠遭到了結構性的破壞,并且短期內無法恢復。
地震還嚴重損害部分鋼廠緊靠的港口。由于日本鋼廠需要靠港口進口原料和出口鋼材,在港口未修復前,即使鋼廠未受到地震損害,其生產也無法順利進行。
對此,我的鋼鐵分析師魏增敏初步判斷,受本次地震影響的鋼廠將需要至少停產6個月,每個月減少250萬噸產量。卓創資訊分析師信波則保守認為,預計短期內日本鋼鐵產量每月減少180萬噸,短期產能下滑20%。
或致鐵礦石價格下降
中國聯合鋼鐵網指出,假設這些鋼廠停產6個月,海運鐵礦石市場可能喪失2220萬噸鐵礦石需求,平均每月不到400萬噸,對鐵礦石市場沖擊比較有限;但不排除在目前鋼材價格大幅下挫、鐵礦石緩慢跟跌的情況下,鋼廠借機炒作打壓礦價的可能。
據了解,日本鋼廠主要以長協礦為主,鐵礦石的現貨價格主要是由中國的進口量來決定的。我的鋼鐵分析師劉慧峰表示:"日本鋼廠是三大礦山在亞洲除中國以外的主要客戶,2010年日本全年鐵礦石進口量達到1.34億噸。日本鋼廠的大面積停產,必然導致鐵礦石需求減少,從而使鐵礦石價格進一步下降。"
事實上,自今年2月以來,全球鐵礦石需求已出現下降趨勢,國際礦價亦開始進入下降通道。2月份中國鐵礦石進口量為4864萬噸,同比和環比均出現大幅下滑。另外,截至3月11日中國鐵礦石港口庫存已達8040萬噸,較年初增加648萬噸。
中國鋼鐵市場面臨機會
據悉,日本鋼鐵行業主要集中生產中高端鋼材,如硅鋼片、高檔轎車板等,而地震及其引發的海嘯也將直接影響到這類高端鋼材的出口,這將利好我國的高端板材類生產企業。
"日本粗鋼、汽車等產量減少會帶來供求缺口,這部分最有可能被韓國、中國填補,從而利于進一步改善中國鋼鐵行業的供求關系。"鋼之家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稱。
劉慧峰分析稱,未來隨著災后重建工作的逐步展開,將會導致日本國內建材需求量激增。"根據歷史數據來看,日本從中國進口建材數量基本占其進口總量的40%~50%左右,因此日本未來的災后重建對中國建材市場來說或許是一個契機。"
魏增敏認為,本次地震影響的產能主要為薄板和中厚板,預計未來半年日本薄板和中厚板的出口量將明顯下降,亞洲地區這兩個品種的供需平衡將被打破,市場價格有望因此走高。估計兩三個月后,日本的災后重建將展開,有望帶動亞洲其他國家的建筑鋼材出口。
日本鋼廠停產中國鋼價止跌
3月14日,國內鋼鐵市場結束前期近半月的下跌,開始止跌企穩。關鍵原因是日本地震以及海嘯導致日本主要的3家鋼廠悉數暫時停產,而恢復生產預計需要6個月時間,影響全球鋼鐵供應約2600萬噸。
日本是全球第二大鋼鐵生產國和第一大鋼鐵出口國,日本的鋼鐵企業正集中在本次地震影響最大的地區。本次強震將對國際鋼材市場產生重大影響。
據了解,地震直接影響了日本三大鋼企的2600萬噸左右的粗鋼產能,新日本制鐵等三家鋼企位于東京灣的五個煉鋼廠都遭到了結構性的破壞,并且短期內無法恢復,同時這些煉鋼廠的碼頭設施也都無法運營。初步判斷,受地震影響的鋼廠將需要至少停產6個月,累計最少減產1500萬噸,影響最大的鋼材品種為薄板和中厚板,主要用于汽車和造船業。
對此,蘭格鋼鐵網相關專家表示,日本地震一方面造成了日本本身鋼產品產量的減少,另一方面在震后重建中必然需要大量鋼鐵產品,從而增加了鋼鐵進口的需求。歷史數據顯示,日本從中國進口建材的數量基本占其進口總量的40%-50%左右,因此日本未來的災后重建對中國建材市場來說或許是一個契機。
受到上述種種因素影響,3月14日,國內鋼市結束了之前的下跌,開始弱勢調整。建材類部分主導城市有率先反彈的動作,板材類跌勢明顯減少,大部分二三線城市止跌企穩。
中國鋼市的止跌是在意料之外的。此前,蘭格鋼鐵網2011北京鋼市形勢研討會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介紹,2月份我國鋼鐵行業PMI指數達到60%,攀高7個百分點,創12個月以來的新高。其中,產量和庫存雙雙創下歷史新高,新訂單指數低于產量指數,蔡進當時曾判斷,國內鋼價的下跌還會持續半個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