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1-03-02 14:11 來源:中國工業報
“不斷地加強和改善企業管理是促進企業降本增效、提高產品質量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裝備工業轉型升級、提高核心競爭力的有效措施。”這是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在2月24日召開的全國機械工業企業管理工作會議暨中國機械工業企業管理協會六屆四次理事(擴大)會議上指出的。
蘇波強調,“十二五”時期,要繼續鼓勵、引導企業提升經營管理水平,一方面,支持大型企業和行業龍頭企業創新體制機制,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現代企業制度,提高戰略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引導中小型企業健全管理制度,加強基礎建設,廣泛運用先進管理方法和手段,突出專、精、特、新,推進企業健康發展。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在會上做主題演講。本次會議是為總結“十一五”機械工業企業管理的工作和經驗,部署“十二五”機械工業企業管理的規劃和任務而召開的。會議討論了中機企協編制的《機械工業“十二五”企業管理發展規劃的建議(審議稿)》。
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 推動裝備工業轉型升級
蘇波指出,“十一五”以來,我國裝備制造業取得了長足發展,產業規模躍居世界前列,技術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國際競爭力穩步提高,兩化融合穩步推進,為我國工業做大做強,為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工業化進程的重要時期,加速推進工業化仍然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任務。新形勢下,我國裝備工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并存,全行業必須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和機遇意識,在解決重大裝備制造業大而不強、推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實現轉型升級方面邁出實質性步伐。
蘇波指出,作為裝備制造行業的主管部門,工信部將按照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總體要求,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以結構調整為主攻方向,以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為重要支撐,加快推進裝備工業轉型升級,大幅提升產業競爭力,全面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蘇波表示,工信部將會同有關部門、行業協會、地方政府和企事業單位,加大工作力度,重點推進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積極發展現代裝備產業體系。以優化結構、改善品種質量、增強產業配套能力為重點,改造提升傳統裝備制造業,重點調整優化汽車工業,改造提升機械工業,加快發展航空工業,做強做優傳統工業。
二是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培育高端裝備制造、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發展大型和支線飛機及通用航空、海洋工程裝備、軌道交通裝備、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等重點產品和技術。
三是著力推進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以國家重點工程建設為依托,大力推進重大技術裝備發展和自主創新,重點發展大型成套裝備、新興產業所需的裝備。
四是不斷地推進裝備工業兩化融合。發展先進智能裝備,加快推進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柔性化,提高裝備工業信息化應用水平。
蘇波表示,做強裝備制造業是一項長期艱巨的戰略任務,需要全系統形成合力,共同推進。長期以來,機械工業聯合會和機械工業企業管理協會等行業協會,發揮業務優勢、協調優勢,以及行業自律功能,在當好政府參謀、做好技術支撐、積極服務企業、推動行業交流與合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十二五”時期,希望行業協會和企業繼續加強裝備工業領域前瞻性、戰略性問題的研究,積極為“十二五”規劃編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建言獻策,加強行業監測和信息引導,引導企業實現科學發展和科學管理,為實現我國裝備工業做大做強的宏偉目標貢獻力量。
加快推進管理創新 促進機械工業可持續發展
王瑞祥在主題演講中指出,我國機械工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是全行業實施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戰略“雙輪同轉”的實踐碩果。其中,管理創新作為現代企業戰略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企業度危機、練硬功的成長中,在擴市場、創佳績的進取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王瑞祥將機械工業管理創新總結為:通過戰略統領、全局貫穿的方式,通過內外部資源整合的方式,通過全面信息化平臺實現流程、制度、標準協同整合的方式,通過企業文化與商業倫理建設的方式,實現企業全面變革、整體提升。
王瑞祥表示,“十二五”是我國機械工業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期,為機械工業企業管理提供了向深度廣度發展、發揮更大作為的空間和機遇。
王瑞祥指出,從國際形勢看,全球正面臨著新一輪國際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國際分工、競爭方式的大調整、大變革,誰掌握了主動,搶占制高點,誰就贏得了先機。當前,我國機械工業在全球產業格局中仍然處于價值鏈的中低端,行業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依然是不平衡、不協調、難以持續發展。其中,與主機配套的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嚴重滯后,已成為制約重大技術裝備發展的瓶頸。
從國內形勢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新的階段性特征。國內外經濟聯系日趨緊密且互相影響;不同的利益主體和投資主體之間的經濟活動及其相互關系錯綜復雜;資源環境約束強化,企業利益不斷攤薄;一些刺激經濟增長的政策措施逐步退出;國內傳統產業產能過剩問題嚴重性日趨顯現;國家對企業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履行社會責任已經成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和塑造新的競爭優勢的必然要求。
在此背景下,加強企業管理,實現管理創新,在發展方式轉變中發揮管理的促進作用,成為各行業、各企業特別關注的重要課題。
中機企協理事長孫伯淮表示,中機企協將根據《規劃建議》的部署,在推進行業企業管理進步方面,重點抓好五個方面工作:繼續推進“現代化管理示范工程”;深入開展研究咨詢工作;努力搭建企業高技能人才建設平臺;繼續推進管理信息化建設和新技術、新產品應用;大力宣傳推介力度,開展行業活動。
以“轉型、創新、深化、發展”為主題的機械工業管理創新論壇同期召開。會議還表彰了全國機械工業明星企業家、優秀企業家、優秀企業管理工作者、優秀車間主任等;公布了第七批機械工業現代化管理企業名單、第十四批管理進步示范企業名單、第十七屆機械工業現代化管理創新成果、2010年機械企業信用等級評價結果;宣讀了機械工業現代化企業管理示范基地、現代化企業管理示范工程推進基地、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及推進機械工業現代化企業管理示范工程創建活動優秀組織單位的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