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1-01-25 17:06 來源:中國工業報
“過去,我國節能降耗還主要是通過淘汰落后產能來實現,今后,隨著節能減排的不斷深入和推進,更多的將是通過提高全社會的節能意識,倡導全民合理用電、高效用電來實現節能降耗。”在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印發了《關于做好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公告后,市場相關研究人士表示,“《意見》出臺的意義正在于此”。
工信部指出,我國將不斷完善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政策體系,并建立運行機制。到2015年,我國工業產業和產品用電結構將更加優化,工業電能利用效率明顯提高。
優化工業用電結構
近年來,我國工業經濟快速發展,電力需求持續增加,目前工業用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超過70%,電力資源的有限性與工業快速發展的矛盾及環境制約因素逐漸顯現。盡管許多產品產量已躍居世界首位,但工業發展方式粗放,結構不合理,電力資源利用效率低等問題十分突出,工業經濟的產出與電力投入比同國際先進水平仍有較大差距。
當前,我國正處在工業化的重要階段,工業電力消耗隨工業規模不斷擴大迅速增加,而我國的能源資源稟賦條件及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將難以支撐。因此,在電力供應保持適度增長的同時,必須大力推進工業需求方的用電管理,以減小工業增長帶來的用電需求壓力,確保工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為此,在工業領域做好電力需求側管理,優化工業用電結構,發展節電型工業,確保工業、電力和環境的協調發展,是各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面臨的新形勢,也是一項全新的挑戰。
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競爭力
工業電力需求側管理工作綜合性強,涉及面廣,情況復雜,研究制定《意見》旨在解決理清推進工業電力需求側管理工作思路和工作路徑以及相應政策缺失問題,促進工業電力需求側管理工作健康有序發展。據了解,《意見》起草工作始于2009年初。經過兩年多的醞釀和修改完善,并在征詢鋼鐵、有色等11個主要行業協會及國家電網公司等單位意見之后最終定稿。
據權威人士介紹,《意見》編制的必要性體現在,它是我國實現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需要。大力抓好工業電力需求側管理工作,推進節電技術進步,進一步提高工業企業能源利用效率和優化用電方式,降低能源消耗和減少污染物排放,有效緩解能源資源供需矛盾和環境保護壓力,對我國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仍未結束,外需急劇下滑,內需萎縮,工業連續多年的較快增長勢頭發生變化。在世界經濟尚未全面復蘇,中國經濟回升基礎尚不穩固的前提下,我國迫切需要加快推進工業電力需求側管理,降低工業企業生產成本,提高企業國際競爭力,加快促進我國經濟復蘇。
此外,《意見》編制也是落實各工業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的需要。當前,我國已經出臺了一系列工業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其中,提出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總體要求,要加快結構調整,通過加快自主創新,實施技術改造,促進相關產業升級和拉動經濟增長等工作,都需要加快推進工業電力需求側管理。
加快提升節電裝備研發制造水平
此次出臺的《意見》中包含了許多亮點。如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節電型工業。據介紹,我國要從發展節電型工業的高度,統籌工業行業、產業、產品結構,結合調結構、轉方式和節能減排工作,對主要工業行業、產業和產品按照單位電耗創造工業增加值進行分類、排序,科學、合理配置電力資源,促進電力資源向單位電耗工業增加值高的產業和產品轉移,努力遏制高耗電、低效能的產業發展,爭取以較低的電力消費增長支撐較快的工業發展。
此外,我國還將健全工業節電標準體系,推廣節電工藝技術和設備。據了解,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能效標準,今后我國將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工業行業用電、節電標準體系,降低產品和工藝單位電耗。相關部門將研究開發高效節電工藝技術和設備,加快提升國內節電裝備研發制造水平,工業企業應配備和使用節電技術和設備、產品以及合格的電力計量器具,促進節電技術進步。
根據《意見》,今后我國的電力需求側管理工作,還將不斷完善激勵機制,建立企業評價體系,大力推進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示范工程。
據介紹,為支持工業領域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相關部門將會同有關部門制訂和完善相關經濟激勵措施,提出信貸支持、資金補貼和適當的稅收扶持等政策措施,促進工業企業主動參與和實施電力需求側管理。
另據了解,今后我國相關部門將會努力培育5~10個帶動效應顯著的省級工業電力需求側管理示范區,有序推進25~30家骨干工業企業開展電力需求側管理試點,以此來帶動工業領域加快實現節約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