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0-12-13 15:41 來源:機電商報
“不科學、不實際、不專業的爭論對行業的發展,甚至對某些企業的發展都會造成極不好的影響,也不利于澄清事實。今天開這個會議,就是想把風電目前的問題、整個發展現狀跟大家通個氣。”12月3日下午,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在“關于風電發展問題新聞通氣會”上作出上述開場白。
此次新聞通氣會由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聯合召開。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李俊峰、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及加勒德哈森(北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潘偉平共同出席。并針對社會各界和媒體關注的一些風電發展問題給出了如下公告:
一是關于風電發展過快和過剩問題。自可再生能源法2005年頒布,并在2006年1月實施以來,我國的風電發展迅速,連續四年實現了100%的增長。但是這是在發展基數較小的情況下完成,隨著風電裝機規模的不斷擴大,風電產業會呈現出持續、健康發展的局面。2009年底我國風電裝機容量達到了2580.5萬千瓦,2010年底可望超過4000萬千瓦,但是總的比例還很小,裝機容量占全國發電裝機的比例不到3%,占全國發電量的比例只有2%左右,距離國家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例提高到15%的目標還有很大的距離,風電發展遠遠沒有過剩,還有很大的空間,今后十年每年新增風電裝機容量仍可保持在1500~2000萬千瓦的水平上。政府和電網企業都在積極努力,為風電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
二是關于風電機組質量問題。最近國家能源局安排了對風電裝備質量問題的專項調查,是敦促風電企業重視質量,實現健康發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們也認為,風電質量問題確實存在,但也不必“大驚小怪”。比問題本身更重要的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近期的質量調研情況看,當前我國風電設備整體運行情況良好,故障率在正常范圍之內,已發生的個別重大事故主要是由風電機組生產、安裝、運行和維護過程中發生的管理問題引發的,風電機組不存在重大設計缺陷。針對這些質量問題的成因,我們呼吁,風電行業要積極應對,采取措施。如完善風電行業的質量標準,使有關產品的質量信息明確化、具體化,并通過檢測認證等第三方評價制度,貫徹落實標準的執行;完善風電產業各環節的質量管理制度,建立質量監測、報告、披露和預警體系;強化生產制造環節的質量保障體系,保證產品質量的一致性;提高生產、安裝、運行、維護人員的專業技能,加強培訓,做到持證上崗。
但是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目前出現的風電機組質量問題是風電發展中的個案,作為一個高速發展的新興行業,存在一些問題是客觀規律,輿論應公正、客觀反映風電發展現狀。從我國風電產業發展的歷程看,五年前,我國風電裝備制造業在國際上幾乎沒有任何地位,經過五年多的努力,我國風電裝備制造業已經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產業之一,形成了一批重要的品牌,部分企業進入世界十強。裝備質量也在不斷提高,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不斷縮小。當然,中國的風電產業還很年輕,產業鏈還不成熟,有待于完善和提高,在成長的過程中出現一些質量問題,是符合客觀規律的,企業必須十分重視,迅速解決已經發生的問題,逐步提高質量,降低故障率,提高發電效率和效益。社會也要對此予以寬容和呵護,不希望對他們窮追猛打。
三是關于核心技術問題。對于有些學者質疑中國風電“爆發式增長”掩蓋核心技術缺失的問題,我們必須深入了解中國風電30年的發展歷史,正是近六年裝機規模的快速增長,帶動了整個產業的發展;也正是產業的技術進步和質量提升,支撐了這種發展速度。一方面,在市場的帶動下,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品牌的風電企業,實現了整個配套體系的本地化生產;另一方面,我國風電企業通過引進技術快速起步,并在實現生產制造本地化和規?;l展的同時,建立了自己的研發隊伍和平臺,逐步掌握了設計核心技術,完成了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二次創新,我國風電企業已經取得了數十項發明專利,研發和創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們深信,隨著市場環境的不斷改善,風電裝機規模的不斷擴大,我國風電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還會不斷提高,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還將進一步縮小。我們呼吁國家和企業都要繼續加大對風電等可再生能源技術研發的投入,社會對此也要有耐心。
四是關于技術路線問題。目前,大家常說的雙饋機組,更準確地說應該是齒輪箱增速后驅動高速發電機實現風能到電能的轉化(以下簡稱“齒輪箱驅動機組”);而直驅機組是由風輪直接驅動同步發電機實現上述轉化。這是當今世界風電機組的兩種主要技術路線,都得到市場的認可和檢驗,其中齒輪箱驅動機組的市場占有率約70%~80%。目前有關風電技術路線的爭議,國際上并無結論。我們認為直驅和齒輪箱驅動的機組各有優缺點,都有改進的必要和發展空間。多種技術路線選擇、多元化風電機組機型探索和競爭,更利于推進風電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風電企業在兩個方面都有很好的探索,并依據風電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吸收國際經驗,研究開發出更先進、更可靠的風電裝備和系統技術。我們相信,各類風電技術會依據市場需求,不斷發展、完善和創新,為社會提供多種可供選擇的、環境更加友好的技術和產品。
五是關于并網標準問題。實踐證明,只有符合實際發展水平的標準才能實現促進技術進步這一標準的重要功能,才能指引行業朝著正確的方向大步前進。風電對于電網而言是一種較新的電源。目前,我國風電規?;_發之路剛剛開始,在風電并網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方面都很欠缺,還不能準確把握我國風電并網的特性,現在制定標準當然可以參考國外經驗,但是,我國風電并網方式、電網結構、電力負荷等等都和國外均有一定差異,一定要結合國情。同時,我們認為,正是由于風電與普通電源不一樣,在制定相關標準的時候,應更多地聽取風電行業的意見和聲音,只有這樣才能制定出更加符合實際情況的標準,促進風電設備制造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并大大提高我國風電設備行業的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