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0-10-20 09:45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剛剛閉幕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為科技行業的“十二五”更添想象。
除了全體會議通過的公報重點提及的“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增強科技創新能力”等,工信部部長李毅中在展望“十二五”時,也強調“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深化應用有力推動了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國務院則發出加快培育和發展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在內的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
“(科技行業)‘十二五’規劃制定工作已經基本完成,一般來說,不會再有大的變化。”10月19日,賽迪顧問副總裁、研究總監張濤對記者透露,備受業界關注的原18號文(《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后續政策將被整合進“十二五”規劃,更多優惠政策將被用于更多創新型行業,以推動中國更多創新產業發展。作為工信部下屬單位,賽迪部分參與了“十二五”規劃的制定。
“18號文”變身
張濤表示,“18號文”自2000年推出后,已歷十年,“已經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推動了中國集成電路與軟件產業的發展”,以軟件產業為例,過去十年保持了年均38%的迅猛增長,被業界稱為軟件產業發展的“黃金10年”。
事實上,國家有關部門一直在研究制定“18號文”的后續政策。張濤說:新18號文一直在制定之中,希望通過新的政策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
新18號文的歷史使命不僅要給軟件產業帶來下一個“黃金十年”,更重要的是給更多戰略性新興行業帶來一個“黃金十年”,使中國完成從“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的轉變。
據張濤透露:“十二五”規劃包括標準制定、專項資金支持、稅收政策優惠、人才培訓等方面,“具體細節需要等待最后的正式文件出臺,目前尚不便透露”。
2000年出臺的原18號文規定,軟件企業、集成電路企業經認定后,自獲利年度起,享受企業所得稅“兩免三減半”(頭兩年免征后三年所得稅減半)優惠政策。
科技業“十二五”機遇
除了優惠政策將惠及更多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產業在謀求經濟增長方式改變和創新型國家建設重要階段的“十二五”期間,也擁有更多發展的潛臺詞。
李毅中對外表示,“十二五”時期,我國重點培育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信息網絡、高端裝備制造業。
而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方面,新一代移動通信、下一代互聯網、三網融合、物聯網、云計算等炙手可熱的科技新名詞的出現,則為中國趕超全球科技產業先進水平提供了注腳。
春江水暖鴨先知。事實上,很多地方似乎已經提前預知了“十二五”規劃帶來的機遇,比如很多地方與城市都將“物聯網”、“云計算”作為重點發展產業。比如北京市科委,在北京成立了云計算公共服務平臺,此外,包括天津、沿海發達地區在內的許多城市都有類似計劃。
張濤說:云計算、物聯網將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最重要的子項。
企業的守望
守望“十二五”規劃最為熱切的還是企業。浪潮集團品牌推廣中心主管左佰臣說:國家政策扶持是一方面,企業要主動行動起來,成為創新的主體。
左佰臣說,浪潮的“中國云計算中心”對于國家如何扶持企業創新有借鑒意義。據他透露:科技部扶持資金為2.7億元,山東省政府投入了1.5億元,合計扶持資金4.2億元,“但更重要的是浪潮投入自有資金超過7億元,合計投資超過11億元。有了自有投入的資金,企業的主動性、積極性就調動起來了”。
國家資金做引導,帶動企業參與,才能使資金利用最有效率。左佰臣透露:浪潮云計算服務器樣機將在年底推出。在此項目的推動下,浪潮還自主研發了云計算操作系統、云計算安全產品,“這樣,浪潮就有了提供云計算解方案的能力”。
除了資金支持外,左佰臣認為市場準入的支持更為重要,即讓國家創新型產品有市場,經受市場的檢驗,才能真正成為創新型產品。他建議政府采購時,在價格、品質相同的情況下,優先采購國家自主創新產品。
“但是一些地方政府采購對國家自主研發、創新的產品持歧視性態度。”左佰臣說。據他透露,國家正在制定一套自主創新產品采購目標,進入自主創新采購目錄的企業在同等情況下可以獲得優先采購,“當這些企業有了訂單,有了造血功能,就不需要政府的資金扶持了”。
“物聯網、云計算將是神州數碼發展的重點。”10月19日,神州數碼董事局主席兼CEO、全國政協委員郭為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比如神州數碼的‘數字城市’計劃,此外,針對不同行業,神州數碼還會推出各種云計算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