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0-10-12 15:33 來源:中國工業報
為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多省區近日對高耗能行業掀起“限電限產”風,使得煤炭需求受到沖擊。據長江證券分析預測,隨著限電限產范圍擴大,動力煤需求將受到明顯影響,并制約價格的上漲,但是因9月鋼鐵旺季因素的影響,煉焦煤價格將得到支撐。
拉閘限電 降低能耗
按照“十一五”規劃要求,要完成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0%的節能減排目標,壓力不小。“限電、限產令”在各省區蔓延,9月起,廣西、廣東、浙江等地對高能耗企業實施強制性拉閘限電。
而江蘇、河北等地均已出臺嚴厲的限電政策,使得電力消費需求明顯回落。特別是鋼鐵行業,山西、河北等部分地區已開始進行大規模限產。而河北衡水市安平縣出臺的全縣無差別限電更是將節能減排推向了另一種極端,雖然這種“一刀切”的做法不值得提倡,但也從側面反映了各地政府節能減排、告別粗放式發展方式及加強環保的巨大決心。
據記者了解,9月5日,唐山30多家鋼廠和26家焦化企業也被要求后四個月限產近50%。邯鄲除了邯鄲鋼鐵、新興鑄管外,其他的鋼廠或多或少已經進行了生產線的停產。
自今年5月國務院發布淘汰落后產能的通知以后,工業和信息化部向社會公布了18個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名單,按照“時間表”,很多高耗能企業要在9月底前關停。
此次重拳出擊淘汰落后產能,僅焦炭領域,14個省區要在第三季度前總計將淘汰關停落后產能2128萬噸。據記者了解,未按規定限期淘汰落后產能的企業,將不會得到任何形式的銀行新增授信,也得不到新增用地和新投資項目,甚至可能受到吊銷生產許可證、用電被掐、徹底關停等嚴厲懲罰。
以大規模拉閘限電為代表,煤炭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階段性需求下降已成定局。
需求降低 影響部分煤種價格
限電限產政策的出臺,使得動力煤需求受到影響,價格也受到制約。據記者了解,進入9月份之后,秦皇島港、唐山港(包括京唐港和曹妃甸港)、天津港等重點煤炭集散地區的市場動力煤價格繼續下滑。秦皇島港山西優混5500大卡動力煤上周價格維持在725元/噸,京唐港5500大卡動力煤則持平在725元/噸,而黃驊港原煤較此前一周小幅下跌0.6%至775元/噸。
由于鋼焦行業限產的繼續進行,煉焦煤需求將持續受到沖擊,但是受9月鋼鐵旺季因素的影響,煉焦煤價格將得到支撐。而受鋼價上漲的拉動,陽泉噴吹煤價上漲50元/噸,內蒙褐煤、河北噴吹煤、新疆煉焦煤漲幅較大。其他地區的價格則較為穩定。
限產限電也使得下游產業鋼鐵水泥的產能大幅縮減,導致價格上漲。另外,在眾多鋼鐵企業減產限產的同時,大多數獨立焦化企業仍將在高成本與低價格的震蕩中運行。
而庫存方面也存在很大壓力。據中國煤炭運銷協會最新統計顯示,國內四大煤炭港口———秦皇島、曹妃甸、國投京唐、廣州港存煤總共達到1372萬噸,若加上其他港口統計數據,保守估計超過2000萬噸,庫存大大高于合理水平。
截至9月13日,秦皇島的庫存為767.9萬噸,周環比上漲7.0%;截至9月10日,廣州港煤炭庫存279.3萬噸,較上周上升18.7萬噸。各個港口如此高位的庫存量,對未來煤價特別是電煤價格形成顯而易見的壓力。
節能減排 促煤炭行業轉型升級
煤礦的整治也是節能減排的重點領域。據悉,2010年我國計劃關閉小煤礦1539處,淘汰落后產能12167萬噸。截止到9月16日,全國已經公告關閉小煤礦1259個,淘汰落后產能近1.13億噸,超過全年關閉任務的80%。而國家能源局也明確表示在年底之前使全國小煤礦數量保持在1萬處以內。如果全年關井計劃完成后,將可節約6.4億噸煤炭資源。
盡管煤炭行業遭遇階段性需求下跌,但結合近幾年來國家對煤炭行業的調整改造,從長期來看短期需求下降對行業的發展并非沒有益處,而各地也趁此機會開始了煤炭產業的轉型升級。
近期召開的第三屆中國(太原)國際能源產業博覽會上,山西省與華潤、中海油、中電投、大唐、華能、華電、中國建材、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國電、中化等十家央企簽署戰略協議。協議的內容涉及大型電煤基地、煤炭高端綜合利用、低碳循環經濟等領域,明確的投資金額近8000億元,成為山西經濟轉型升級的有力支撐。
煤炭行業的優化升級,無疑也會帶動煤機制造等相關上下游產業的調整,產業聚集、集約式發展成為這些行業發展的共識,這無疑會加速國家產業轉型升級戰略的實現。
以陜西神木縣為代表,神木縣貫徹“集中、集聚、集約”的原則,提升優化傳統產業,改變“一煤獨大”的產業結構,形成了以蘭炭、電石、聚氯乙烯、金屬鎂為主要環節的煤-電-載能-聚氯乙烯、煤-蘭炭-載能(金屬鎂)-化工(建材)、煤-煤焦油-燃料油、煤-甲醇-醇醚產品等4大循環產業鏈。已累計上馬億元以上的工業項目達89個,投資額達1692億元。
而寧東作為我國能源化工“金三角”地區之一,以突出炭基材料研發,實施煤炭深加工戰略來打造現代能源化工技術優勢和打造循環經濟優勢。
隨著節能減排戰略實施的深化,煤炭行業有希望告別傳統的簡單供需博弈,尋找更廣闊、可持續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