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0-10-08 09:37
9月29日,國家安全生產信息系統(“金安”工程)一期成功通過初步驗收。國家安全生產信息系統是國家發改委批準建設的重大信息化電子政務工程,亦稱“金安”工程。這是我國建立國家安全監管和煤礦安全監察體制以來,第一個全國性的監管監察基礎性信息化建設工程。各方人員經過三年多的建設,完成了初步設計確定的建設內容。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副局長楊元元出席驗收會議并講話,會議由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副局長梁嘉琨主持。國家煤礦安監局副局長付建華出席了會議。
本次驗收工作共邀請了15名專家參加,沈昌祥院士和范維澄院士分為擔任初步驗收專家委員會的主任委員和副主任委員。項目負責人、總局規劃科技司司長吳鑫在會上匯報了項目建設工作。項目辦副主任、總局通信信息中心副主任張瑞新在會上作了項目驗收總報告及系統演示。
楊元元在講話中表示,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在各建設單位歷經三年多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國家安全生產信息系統(“金安”工程)一期建設項目。“金安”工程一期順利通過了初步驗收,這標志著安全生產信息化進程又邁出了堅實一步。楊元元在驗收總結會上談了四點意見。
第一,“金安”工程對于創新安全監管監察能力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安全生產信息化是創新安全監管監察方式的基礎工程,是構建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的重要措施,也是實現安全生產監管監察由事后查處應對向事前防范轉變,由傳統經驗型向現代科學管理型轉變的重要載體。國家安全生產信息系統(“金安”工程)一期建設項目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指示的重要體現,標志著安全監管監察信息化建設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
第二,專家委員會為“金安”工程一期的初步驗收提供了強有力的指導和支持。“金安”工程技術復雜、實施難度大、驗收困難多。因此成立了由來自高校、有關科研機構和國務院有關部門的國內權威專家組成的驗收專家委員會。各位專家對完善網絡連接、應用系統開發、系統的運行維護、工程竣工驗收等方面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為全國安全生產監管監察業務信息系統的高效運行、功能的持續擴展和維護保障工作的規范穩定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第三,項目建設單位為工程的建設付出了積極的努力。由于安全監管信息化基礎薄弱,監管監察業務需求復雜,監管監察體制不同,建設節點分布地域廣,因此,金安工程建設內容多,建設難度很大。中國電信集團、中軟公司、網御神州、北京中百信監理公司、中國電子工程院等單位和公司克服很多困難,終于建成了覆蓋部分安全監管和全部煤礦安全監察機構的四級廣域網系統,形成了安全監管監察執法的業務數據庫和應用系統,為項目的運行建設了相關安全保障和維護系統。
第四,加快“金安工程”應用和二期工程立項工作。“金安”工程初步驗收后的主要任務是加快業務系統的部署和應用,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拓展“金安”工程的功能。一是切實搞好試運行特別是業務應用工作。二是做好項目竣工的終驗準備工作。三是做好“金安”工程二期項目申報工作。爭取“金安”二期工程立項,盡早建成覆蓋全國煤礦安全監察機構,連通國家、省、地、縣四級安全生產監管、煤礦安全監察業務工作的網絡系統,實現安全生產監管監察主要業務的信息化。
據悉,“金安”工程一期已經依托國家電子政務外網傳輸通道,建成了覆蓋總局和煤監局機關、32個省級監管機構、24個省級煤監局及73個煤監分局的骨干網絡系統;完成了列入項目建設范圍的10省市所屬的部分市、縣級安監機構基礎網絡建設;其他市、縣監管機構實現了通過互聯網+VPN終端方式訪問或使用本地或總局的“金安”工程應用系統。同時,總局到各級煤監局和省級安監局的視頻會議系統、IP電話系統、總局政府網站、電子郵件系統、遠程教育培訓系統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另外,供各級安全監管監察機構應用的3個業務系統和10個數據庫已具備初步應用的條件。基本形成了保障“金安”工程運行的安全和運行維護管理系統。
“金安”工程項目驗收領導小組成員,項目驗收辦、項目辦和項目推進辦(總局通信信息中心)有關人員以及項目參建單位(中國電信、中軟公司、網御神州、中百信監理公司、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主要負責人參加了本次驗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