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0-10-07 23:10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
“日本數學會的《數學通訊》雜志邀請我撰稿介紹中國數學發展狀況,在給我的邀請郵件里,他們說‘中國數學近年來發展迅速,并在國際上產生強烈影響’,這說明我們的研究水平得到了國際上的認可。”在“數學天元基金”成立20周年座談會上,著名數學家、中科院院士馬志明和同行們分享了這一經歷。
1988年8月,在“21世紀中國數學展望學術討論會”上,包括陳省身在內的老一輩數學家們提出“中國數學要在21世紀率先趕上世界先進水平”。隨后,為支持數學家實現這一遠大理想,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批準了為數學設專款的報告,“數學天元基金”由此誕生。國務院領導明確提出專款的經費使用由數學家支配,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負責管理。“數學天元基金”的設立,團結和激勵了一大批中國數學家,促進了中國數學的發展。
20余年再回首,馬志明毫不掩飾作為中國數學家的自信:“中國數學在國際數學界的影響越來越大,我們正在走向世界!”
馬志明2006年當選為新一屆國際數學聯盟執委會副主席。這是中國數學家首次在該組織擔任這一職務。在馬志明看來:“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國數學界強大了,是一支值得重視的力量,是應該傾聽的聲音。”
這不是冠冕堂皇的場面話。曾擔任過中國數學會第八屆理事長,而現在又擔任中國數學會第十屆理事長的馬志明切身感受到中國數學的成長和變化:“環顧全球,在所有的國際數學科學及相關領域的學術會議上都有中國數學家(包括海外華人華裔)的聲音,在國際數學科學及相關領域的雜志上都有中國數學家的文章,中國數學家在國際上出版了許多學術專著,以中國數學家命名的定理和方法也已不再是個案,不少中國數學家被邀請在國際學術刊物擔任編委,在國際學術組織里擔任職務等等。”
兩年前,在為日本《數學通訊》撰寫的文章中,馬志明以自己熟知的概率論和隨機分析領域為例介紹說:“我為我的同事,如嚴加安、陳木法、彭實戈等而自豪,他們為概率論和隨機分析的發展作出了貢獻,毫無疑問他們是國際學術界世界知名的概率學家。”
而今,馬志明引以為榮的同事又有了可喜的成績——彭實戈應邀在今年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上作了1個小時的邀請報告,陳木法在今年被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嚴加安在今年被選為數理統計學會會士。
對于這些成績,“數學天元基金”被認為功不可沒。“‘數學天元基金’在鼓舞士氣、改善研究條件和環境、凝聚數學家的智慧、促進人才培養等方面確實起到了獨特的作用。”馬志明說,“數學家確定了一個可望達到的宏偉目標,而且得到國家的支持和認同,這振奮了一代數學人的士氣。”
談到“數學天元基金”的資助,他印象最深的是基金支持他的第一臺電腦。“上世紀90年代初,國外開始用計算機來做科研,國內還很少,個人基本買不起”,于是,“數學天元基金”決定為承擔重點研究任務的數學家配備計算機和打印機。從1992年7月起,兩年內有300名左右數學家得到資助。
今天看來極其平常的工具,在當時幾乎可以說具有革命性的意義,徹底改變了他們的研究手段。
“現在我們的科研經費、科研環境、科研人員的生活條件都比以前提高了,我國的數學發展勢頭非常好,但科研環境還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突出問題是浮躁,主要表現為急功近利和不恰當的評價體系。”馬志明話鋒一轉,“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們距離數學強國還有差距。”馬志明認為,最主要的差距,是我們缺乏引領國際數學研究方向的學術領軍人物,缺乏大師級數學家;具有特色的中國學派在國際上的影響還不是很強。
“基礎研究具有厚積薄發的特點,進展往往難以預測,需要在寬松環境下長期積累才能取得突破。我們必須尊重科學規律,摒棄急功近利的思想和浮躁的情緒,淡泊明志,潛心做好數學科研和人才培養。”馬志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