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0-09-13 09:18
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中醫藥大學校長陳凱先教授日前做客上海世博會公眾參與館“相約名人堂”時披露,正在上海世博會城市未來館展出的中醫機器人已被國際航天界“火星500”計劃相中,將飛上太空,為航天員健康服務。
據陳凱先介紹,中醫機器人學名中醫“四診儀”,由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診斷學學科團隊和企業聯合研制。該機器人依靠一個小小的傳感器,能準確捕捉人脈搏的跳動波形,結合系統儲備的老中醫把脈經驗數據庫,就能客觀、科學地掌握人體健康狀況。同時,它還具備標準燈光下的人臉識別,再加上一些系統的健康問答等功能,最終由中醫、中藥專家會診系統迅速形成診療意見。
陳凱先說,正是由于中醫機器人的數字化、自助式、客觀性的診斷特點,它被國際航天界“火星500”計劃相中,將進入全封閉式的“火星艙”,成為中國參與這一航天里程碑計劃的3個試驗項目之一。從地球飛到火星,單程就需要200多天,加上登陸火星的停留時間,這種漫長旅程考驗著人類生理和心理的極限。今年6月,中國、俄羅斯和歐盟宇航員在莫斯科郊外共同建立了一個太空模擬艙,7位宇航員將在里面生活520天。中醫機器人作為“志愿醫生”已參與其中,追蹤判斷“太空人”入艙初期、中期和末期的身體狀況、健康狀態,并將信息隨時輸出艙外,為今后長期載人航天飛行的醫學問題提供技術和數據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