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0-09-01 17:03 來源:東莞日報
在各界還在猜測物聯網帶來的革命性變化時,東莞正力推物聯網概念落地,一批物聯網企業、產學研機構在默默地踐行著東莞的物聯網夢想。
今日起,“新興戰略產業·東莞大起底”系列報道帶您進入物聯網的世界,縱觀東莞物聯網產業的力量。第一篇,先看國內RFID電子封裝機領域的領軍者東莞華中科技大學制造工程研究院。
物流網封裝技術領跑者
國內首套全自動電子標簽封裝機成功售出
誰也不會想到,被各界炒到天上的物聯網正悄然降落在東莞,并在東莞走上產業化征程。
這其中,在物聯網應用的基礎環節——RFID電子標簽生產領域,東莞華中科技大學制造工程研究院(簡稱“工研院”)研發的電子封裝機尤其受到矚目,這不僅是因為它生產出國內首套全自動電子標簽封裝機,更在于它成功售出,邁出了電子標簽裝備制造產業化的第一步。
全自動電子標簽封裝機成交
7月1日,在2010深圳國際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博覽會(簡稱物博會)上,工研院研發生產的國內首套全自動電子標簽封裝機成為焦點,吸引了不少客商的目光。
昨日,工研院技術總監牟魯西告訴記者,該套設備已被中山某企業成功購買。封裝機看似容易,就是把芯片和天線粘貼在基板上,制成一個電子標簽,實則技術難度非常大。牟魯西說,除了力度以外,準確度也是很重要,一旦芯片和天線貼歪了,制成的電子標簽也就無法被閱讀器讀取。
據介紹,工研院的RFID電子標簽封裝機的封裝準確率達99.95%,一小時可封裝3000片電子標簽。
封裝技術國際領先
在國內RFID電子標簽封裝機研發生產領域,工研院是個不折不扣的“孤獨者”。這不僅是因為國內同行的數目為“個位數”,還在于工研院超強的技術水平。
“國內真正做電子標簽封裝機的也就三四家企業吧”,牟魯西說,相對于企業來說,高校在物聯網技術的研發上是超前的。還在2003年,華中科技大學就啟動了RFID電子標簽封裝機的研發,并在2007年成功推出第一套電子標簽封裝機,不過不是全自動的。
僅僅三年之后,國內首套全自動電子標簽封裝機就在工研院誕生了。
據牟魯西介紹,在該套封裝機出來后,武漢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曾組織了包括5名院士在內的技術評審組對其技術參數進行了評審,最后給出的評審結論是:國際領先。
“我們在溫度測控、定位等方面均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個別指標還大大超出國外企業”,牟魯西表示,就是與全球第一的德國紐堡公司的產品比也毫不遜色,“他們的產品最快也就一小時封裝1萬多塊”。
力推封裝技術產業化
一項再好的技術,如果不進行產業化,也不過是一幅美麗的圖畫。
“物聯網技術是一個新興的技術,電子標簽封裝作為其中的一部分,很多企業還難以短時間內接受”,在牟魯西看來,電子封裝技術產業化另一個難題還在于國內企業慣有的偏見,“這就像大家都喜歡買國外品牌的車一樣,其實一些國產車做得也不錯”。
除了通過技術轉讓的途徑實現產業化之外,牟魯西表示,如果企業的需求量一上去,工研院將會成立一個裝備生產企業,自己生產電子標簽封裝機。
他表示,在將電子封裝技術產業化進程中,東莞強大的制造基礎將會是重要保障。“我們會加大與東莞企業的合作,發揮東莞企業的制造優勢,加速電子封裝技術的產業化,搶先分食物聯網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