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0-08-26 08:30 來源:亮報
編者按 因核心技術的缺失,國產中壓開關設備的市場占有率正逐漸縮減,而外資企業通過兼并與收購對國內優勢企業不斷蠶食,又使我國中壓開關制造企業遭受沖擊。在市場大潮中,國內中壓開關行業面臨著哪些困難,應如何破解?近日,本報記者就這些問題采訪了業內專家和相關企業。
中置柜
六氟化硫環網柜
六氟化硫斷路器
1資金不足工藝差 核心技術缺失
中壓(12千伏~40.5千伏)開關設備是輸配電領域中,使用量大、使用范圍廣的設備之一。隨著電網結構的日趨復雜,電力負荷的不斷增加以及輸變電技術的快速發展,電力用戶對中壓開關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國內企業生產的中壓開關產品,應該從核心技術方面實現突破。”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高壓開關行業分會副秘書長元復興說,“國內許多中壓開關生產企業的產品開發,往往只是對產品外形、結構加以改造,而并沒有涉及決定產品主要性能的關鍵部件,因此,國內企業沒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術。這不僅導致了國產中壓開關產品價格上不去,市場競爭力不強,同時,也降低了用戶對國產中壓開關產品的信任度。”
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國產中壓開關產品的技術雖然取得了一定的進步,產品主要性能指標,如絕緣、智能化與可靠性等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與國外產品相比,國產中壓開關仍然存在差距。
“由于國內中壓開關制造廠家大多為中小型企業,產品研發能力不足,對研發核心技術的資金投入非常有限。這就決定了國產中壓開關技術依然處于較低水平。這也導致了國內產品不僅價格低,市場占有率也在逐漸減小。”正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顧問王晉根表示。
在激烈的市場博弈背景下,為了占據市場,許多國內企業選擇了價格戰,寧愿虧損也依然堅持生產。對于這些企業來說,顯然已經不可能投入更多的資金,進行產品技術的進一步創新。
而在采訪中,記者也了解到,目前國內中壓開關市場上熱銷的高檔產品,如真空斷路器、中置柜、空氣環網柜等,甚至是一些元器件,如彈簧機構、真空滅弧室等的核心技術大多都來源于外國廠商,真正由國內企業自主創新的技術極少。
王晉根說,國內企業不僅核心技術缺失,一些工藝裝備也沒有達到先進工藝體系標準,而且,許多技術還需要完善。
先進工藝裝備與工藝方法是機電產品批量生產的重要條件。目前中壓開關領域內,即使是已經具有一定生產規模的國內企業,其真空極柱環氧澆注工藝裝備,開關柜柜體流水裝配生產線等,也依然沒有達到先進工藝體系標準;許多企業的C-GIS氣包的激光焊接技術及密封技術、彈簧的處理工藝及檢測技術,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2期待良好的自主創新環境
“自主創新不僅要依托企業的內部環境,如自身的科研投入、人才儲備以及創新機制,同時,還需要良好的外部環境。”北京雙杰配電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志宏表示。“這種市場環境的營造,不僅需要政府部門對企業市場行為進行規范,還包括嚴格而科學的產品質量與技術檢驗標準。”
中壓開關產品中,中壓環網柜是其中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產品。經歷了引進、消化、吸收等幾個技術發展階段,我國環網柜產品已經擁有近十年的發展歷史。近年來,受市場需求的拉動,國內生產環網柜的企業迅速增加。
“在產品創新上,國內企業應注重知識產權保護。這樣的前提下,企業的創新行為才能得到合理的回報,企業也才會有持續創新的積極性。”趙志宏說。
目前,國內生產規模小的中壓開關企業大多走仿制路線,缺少技術創新。很多新技術或新產品剛被推出,仿制者就會馬上跟進,導致這些創新產品的價格在短時間內迅速下降,產品生命周期大大縮短。長此以往,會給研發企業的創新積極性帶來打擊,有礙產品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在這一點上,北京雙杰公司深有體會。歷經兩年零七個月的時間,北京雙杰公司研發出了具有產業革新意義的固體環網柜,該產品也因具備優良的環保性、安全性、便捷性及能夠在特殊場所應用等優勢,被廣大用戶所認可。
產品成功推出后,雖然雙杰公司申請了一個國際發明專利,四個國內發明專利,還申請了兩個實用新型專利,但投入市場僅一年的時間,就有仿制或變相仿制者相繼跟隨。
由于仿制者多為一些年產量不大的小企業,生產規模小,技術與質量缺少保障,造成整體上環網柜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給一些客戶留下國產環網柜質量不過關的印象,嚴重影響了國內中壓開關生產企業在市場上的信譽。
此外,趙志宏表示,要實現技術創新,一定要有嚴格而科學的產品質量與技術檢驗標準。企業產品不僅要按照國際標準來衡量,國家和行業相關部門對產品、對企業的審核也要按國際標準來進行。
如按照國際標準要求,在中壓開關類產品中,環網柜的內燃弧試驗是必須要做的項目,而在我國并沒有此項要求。
實際上,環網柜的內燃弧試驗恰恰是產品被檢測的極難環節,也是對安全影響最重要的環節。“如果產品沒能通過此項檢測而被投放到市場,使用的安全性將無法保證。”趙志宏說。
3產品可靠性與智能化是突破點
“中壓開關設備門類多,技術難點各有側重,主要集中在中壓開關核心元件——斷路器的滅弧室、操作機構的性能和開關整機技術上。因此,國內生產企業首先應大力提高產品的運行可靠性,并在此基礎上,向智能化發展。”西安高壓電器研究院專家辦主任吳懷權表示。
吳懷權認為,實際上,中壓開關產品的可靠性,是電力用戶和行業有關部門長期關注的焦點問題。資料顯示,斷路器故障的60%~70%源自操動機構,20%出自絕緣問題。足見斷路器滅弧室與操作機構的重要性。
對此,有專家提出,國內企業要從產品設計入手,采用現代計算機三維設計手段,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和數字仿真模擬技術,確定滅弧室內部電場、磁場分布及其整體絕緣結構設計方案,從而根本解決中壓開關設備的可靠性問題。
作為中壓開關主導產品,真空開關已達到80千安~100千安的開斷能力,但滿足更大開斷容量的觸頭材料與更好的滅弧機理,以及滅弧室真空度在線檢測等技術,仍需進一步研究。
隨著國內配電網自動化、變電站(所)數字化的迅速發展,適應這種發展的要求,中壓開關設備也必須向智能化、自動化方向發展。吳懷權說:“國內企業,必須用現代微電子、計算機、信息化技術取代開關設備傳統的機械、電磁測控方式,實現三遙(遙看、遙測、遙控)功能。”
這些問題,直接影響開關設備技術性能的提升,因此,進一步增強中壓開關產品的競爭優勢,國內企業實現技術突破與創新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