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0-08-09 11:47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8月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機械工業產銷同比增長均超過35%,增速創近年新高,預計全年產銷和利潤增長可達20%左右,出口創匯增長速度可達15%左右。
“我的心理速度是20%左右。”面對上半年機械工業產銷量35%的增長速度,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蔡惟慈在總結今年上半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形勢時表示,“一則喜矣,一則懼矣。”上半年我國機械工業回升向好的基礎進一步穩固,重新回到了平穩較快增長的軌道。
蔡惟慈對行業產銷兩旺的態勢,卻表現出謹慎的樂觀:“我更希望能夠回落到正常水平,這樣心里踏實。沖得太高,產業壓力就會很大,企業的動力就不足,不利于整個行業的結構調整。”
機械工業聯合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機械工業分別完成工業總產值和銷售產值6.59萬億元和6.44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6.94%和37.94%。其中汽車行業的產值增速更達到了48.9%。
如此喜人的數字今天卻意外受到“冷遇”。在最后的媒體提問環節,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也對自己所在行業的“突出表現”潑了冷水:“有人對年初超過100%的增速很興奮,我覺得現在回落到48.9%很好,如果年底能回到20%左右,這個數字會更好看。”
董揚認為,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相比于超高速發展,汽車產業的平穩、科學、和諧發展更加重要。增速太快可能給環境、資源、能源帶來很大的壓力。他以一個換算側面佐證他的觀點:傳統汽車如果能節油10%,相當于同量純電動汽車全年的能耗。
蔡惟慈對機械工業行業全年產銷增速的預期是20%左右。“這個速度比較合理。”他說,后金融危機時代,不是要看增速能不能回落到之前水平,而是要追求產品的效率更高、質量更好、能耗更少、排放更小,所以應該把精力放在創新能力和質量水平上。
蔡惟慈提醒說,目前我國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仍與國外有很大差距。“突出例子,如電力,這兩年創新成果不斷,但在AP1000等核心設備上國產化仍未取得完全突破;再如高檔數控機床,需求旺盛卻只能大量依賴進口。”他說,不能只看數字高不高,而要看產業強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