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0-07-16 16:40 來源:中國工業報
面對能源安全、環境污染和全球氣候變暖的急迫形勢,節能減排是我國汽車產業的首要任務,我國汽車工業發展面臨傳統汽車技術快速提升和汽車能源動力系統轉型的雙重挑戰,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已成為我國汽車工業的戰略方向。如何有效地選擇“過渡”和“轉型”協調發展戰略,是當前汽車工業面臨的重大問題。
2009年7月11日,在中國汽車T10峰會上,T10企業負責人確定了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的總戰略:既要重視傳統能源汽車,又要重視電動汽車;明確了汽車行業發展電動汽車的戰略———積極引領,聯合行動、突出重點、創新發展。會議同時提出了《電動汽車發展共同行動綱要》,決定設立T10電動汽車領導小組及其工作組,開展電動汽車調研工作。通過全面調查研究,在借鑒國內外各種研究成果、系統分析各類信息數據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實際,2010年1月,T10電動汽車工作組撰寫了《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研究報告》。
《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研究報告》分別從我國汽車工業面臨的形勢、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簡述、國外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和趨勢、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綜述、我國電動汽車關鍵零部件發展綜合分析、我國電動汽車標準現狀與發展研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政策分析、國內外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市場預測、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分析、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建議等十個部分,全面提出和論述了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指導原則、總體思路、發展目標、技術路線、發展重點和保障措施的建議。該報告為國家確定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制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和相關政策提供了參考。
為了讓更多的業內外人士對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有一個全面和準確的了解,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和中國工業報社將從本期開始,聯合推出《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研究報告》系列報道,將分成10期向讀者摘要介紹報告的主要內容。
1.汽車工業節能減排壓力巨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迅猛,為汽車發展創造了巨大的市場。最近10年來,汽車工業一直保持高速增長態勢。2009年,我國汽車產銷量突破1300萬輛,已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產銷國。但同時,社會上汽車保有量的急劇增加,對我國節能減排工作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隨著汽車工業的不斷發展,石油安全將成為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的第一制約因素。
數據統計,2007年,汽車消耗汽油4894萬噸、柴油5050萬噸,分別占汽柴油消耗總量的87%和40.7%,汽車交通行業成為我國成品油的主要消耗領域。近年來我國汽車消耗的燃料以兩位數比例逐年增長。
我國能源總體供應短缺,而且多煤、少氣和缺油特點明顯。1993年,我國成為石油凈進口國;2008年,中國石油凈進口量達20067萬噸,對外依存度接近52%。有專家預計,2030年我國對進口石油的依存度將達到70%,實際發展情況可能遠比此預測值要高得多。
溫室氣體排放帶來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已經引起全世界高度關注。為此,各國共同簽訂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規定各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責任和期限,提出碳排放交易的措施。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二氧化碳(CO2)排放量最大的國家之一。面對CO2減排的巨大國際壓力,碳排放有可能成為我國擴大對外貿易的壁壘。我國政府承諾到2020年中國單位GDP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這將對我國汽車工業提出嚴峻的挑戰。
2.創新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勢在必行
第一,油耗和碳排放將成為我國汽車走向世界的主要障礙。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是全球汽車工業針對未來汽車技術進行競爭的焦點和制高點,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
第二,我國傳統汽車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具有很大的節能潛力。因此,我國汽車工業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傳統汽車的節能技術,以便在短期內實現燃油消耗量的顯著降低。
第三,電動汽車能廣泛地利用傳統能源、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通過先進的電驅動系統能顯著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第四,代用燃料汽車可以靈活地應用氣體燃料、生物質燃料和合成燃料等多種能源,降低對傳統能源的依賴。同時,清潔能源的利用可以大幅度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3.制定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時不我待
2009年初發布的《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提出了未來三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目標,但是尚未提出長期發展戰略和目標,也缺乏明確的技術路線,企業難以把握新能源汽車中、遠期的市場前景,無法帶動基礎設施建設。這將直接影響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快速穩步推進和全面發展。
2009年11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指出,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全球汽車工業發展方向,當前緊迫的任務是,通過技術經濟、市場需求和經濟效益三個方面的充分論證,盡快確定技術路線和市場推進措施,推動新能源汽車工業的跨越發展。
因此,我國亟須制定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注:本文數據來源和圖表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