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0-07-14 14:58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是我國機械行業覆蓋面最廣、業務鏈最完善、研發能力最強的企業集團。公司業務種類集中在機械裝備研發與制造、工程承包、貿易與服務三大業務板塊,業務領域覆蓋國民經濟的大部分重要產業。作為一家成立僅13年的中央企業,如何能夠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機械行業中脫穎而出,實現跨越式發展?記者采訪了國機集團董事長任洪斌。
戰略調整強主業
數字:2009年,國機集團主營業務收入1020億元,利潤總額46.1億元,累計實現進出口總額63億美元,同比略有增長。
記者: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國機集團是如何實現逆勢增長的?
任洪斌:國機集團能夠迎難而上,從根本上要歸功于一系列戰略調整。國機集團近幾年來的高速發展,也是在此背景下取得的。早在2001年,國機集團就確立了“以工程承包為主體,以國內外貿易、高新技術產品開發與生產為兩翼”的發展戰略。近年來又從“一體兩翼”向“三大主業”(機械裝備研發與制造、工程承包、貿易服務)并行轉變,最終要實現以裝備制造業為主體的結構調整和轉型。國機集團從2001年開始實現“三個轉變”,即實現母公司管理功能由單純行政管理向企業型管理轉變;業務經營上由經營力量分散、經營無序向以集團牽頭組織協調、優勢互補、共同開拓市場轉變;資產上由資本分散狀態向資本統一合理配置轉變。通過調整,國機集團克服了業務雜、管理散、缺乏凝聚力等問題,發展成為主營業務明確、在國內外具有較大影響的大型現代化企業集團。經過調整,在國際金融危機到來之時,我們已經具備了應對挑戰的能力。此外,我們還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調整產品結構、狠抓營銷、降本增效,積極開拓新市場。
整合資源提高競爭力
數字:國機集團自2001年以來,實施內部資源整合30多項,涉及企業50多戶,整合資產超過200億元,直屬或控股的子公司由70余戶減少至40余戶;對外先后重組了11家中央企業和4家地方企業。
記者:到目前為止,國機集團是中央企業中兼并重組其他企業數量最多的,國機集團在資源整合方面有哪些經驗?
任洪斌:集團成立后,原機械部所屬的70多家工貿公司、科研院所、勘察設計單位進入集團,不可避免地存在著旗下子公司資源分散、產業鏈不完整等問題。針對這一情況,集團以完善產業鏈條為目標,按照“內整外引并舉、先內部整合后外部重組”的策略,促進資源向高效益領域————優勢業務、優勢企業和優秀經營者流動與集中,優化資源配置,提高集團整體競爭力。
在內部資源整合方面,2001年以來,直屬或控股的子公司數量從70多家變成40家,大大改善了集團的資源結構和業務分布,提高了企業整體競爭力。
外部重組我們始終堅持一個原則————重組絕不是簡單的資產累加擴大,而要使重組企業能夠成為國機集團產業鏈完善發展的有益補充。中國進口汽車貿易有限公司是國機集團重組成功的典型案例之一。2004年,面臨嚴重生存危機的中進汽貿重組進入國機集團。集團從發展戰略、管理體制、班子建設、業務拓展、資源投入等多方面對其進行整合,使中進汽貿成功實現了從一個“依靠政策吃飯”的企業向主動參與市場競爭的現代企業的戰略轉型。重組前,中進汽貿的銷售收入只有5.8億元,虧損1400萬元。到2009年底,企業實現銷售收入超100億元,今年有望突破200億元。另一方面,中進汽貿進入國機集團后,通過與集團原有的汽車貿易、零部件研發制造等汽車行業資源相結合,使國機集團快速打造了產業鏈條完備、業務優勢突出的汽車貿易服務板塊。通過短短幾年發展,該板塊年銷售收入已突破200億元,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大幅提升。
目前,國機集團正在致力于打造中國規模最大、自主創新能力最強、產業鏈最完善的農機裝備產業,先后與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實施聯合重組,實現了科工貿上下游資源的有機結合。
科研院所轉制推動自主創新
數字:國機集團科技型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從2001年的18.7億元到2009年的138.7億元,增長了8倍多;利潤從2001年的0.66億元到2009年的近10億元,增長了15倍。
記者:國機集團旗下眾多科研院所陸續成功轉型,給集團的自主創新帶來怎樣的影響?集團在提升自己的科技實力方面還采取了哪些措施?
任洪斌:國機集團旗下原來聚集了28家原機械部所屬一類院所,經過整合,形成了現在的22家科技板塊企業。這些企業為集團的自主創新提供了重要支撐。
國機集團通過戰略性資源重組和強大的科研資金支持,積極進行自主創新,創造了眾多優秀品牌和產品,向國內外市場提供了一大批具有重大影響力的裝備和技術,有力地促進了我國機械工業的發展。
如世界最大噸位的自由鍛造油壓機———16500噸自由鍛造油壓機研制成功,打破了少數發達國家在這一領域的壟斷局面。國產首臺10500平方米高效節能板殼式換熱器和國產首臺100萬噸/年PX裝置10910平方米板式空氣預熱器通過出廠驗收,應用于中國石油烏魯木齊石化分公司100萬噸/年芳烴聯合裝置,結束同類產品依靠進口的歷史。
為推動科研進步,保障科技投入,國機集團還專門設立了專項科技發展基金和科學技術獎,推動科研成果產業化。僅2009年一年,國機集團整體科技投入就達到24.8億元,占集團銷售收入的2.43%。
記者:機械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產業,承擔著為國民經濟各部門、各行業提供技術裝備和生產工具的任務。作為國內機械工業的排頭兵,國機集團將以什么樣的行動來承擔企業社會責任?
任洪斌:央企的社會責任,不只是捐款捐物。做強做大自身,拿出過硬的產品回報社會,是央企的第一責任。中國的機械工業需要一批有較強影響力和帶動力的重要骨干企業來承擔行業使命、參與國際競爭,國機集團有責任振興中國的裝備制造業。“百年國機”是我們的遠景目標。我希望有一天,國機集團能成為美國的通用電氣公司和德國的西門子一樣的跨國公司,成為中國機械行業的一張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