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0-07-12 14:40 來源:中國經濟網
盡管頭戴著雙匯集團CIO和雙匯軟件CEO兩頂桂冠,歷經9年磨礪已經長袖善舞、成績卓著,在企業信息化領域大名鼎鼎,但是2009年對于劉小兵來說卻必然是不平凡和充滿挑戰的。從年初籠罩全球的金融危機到時下日益蔓延令人聞之變化的“H1N1新型流感”、從宏觀層面的經濟轉型及政策調整到企業內部出現的人力成本不斷提升等新問題……這一切新的變化都直接或間接地傳達到信息化相關的一端,留給劉小兵更多思索的空間。也正是這段時間,雙匯火腿腸已經全面自動化。
這些年來,劉小兵主要將精力著眼在用軟件解決企業管理上的問題,他潛心研究雙匯集團的業務特點,結合國外大型企業的先進經驗為雙匯量身打造了一套信息系統,完成了一個機房、一套服務器、一個數據庫、一套應用軟件、一個IT小組的“五個一”工程,實現了數據和應用大集中的夢想。應該說,對一個CIO來講,劉小兵已經將雙匯的信息化做到了一個新的境界,并且進一步地將這些經驗和智慧最大化。通過雙匯軟件的平臺,將這些經驗和智慧應用到蒙牛、小肥羊等其他大企業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是企業的規模在發展,像雙匯、蒙牛、小肥羊等這些年銷售額數百億元的大企業,除了解決原有的信息化問題外,也不斷有新的需求和解決新的問題,而許多問題的解決已經超越單純軟件和信息化的范疇,這成為雙匯軟件和劉小兵前進的新動力:由信息化到企業全面的自動化實現。
以“服務”為業務核心 做企業的私人醫生
雙匯軟件的業務發展模式很獨特,獨特在幾個方面:一是客戶的固定性和排他性;二是對客戶規模設置非常高的門檻;三是軟件團隊與客戶業務的緊密捆綁性。而說到底,正像劉小兵所言,事實上雙匯軟件跟其他軟件公司最大的不同在于并非賣軟件產品,而是賣的服務。而基于這樣的定位,使雙匯軟件更像是其客戶的“IT外包商”,是客戶公司的一個組成部份。
劉小兵表示“我們認為隨著企業的變大以后,沒有一個企業可以買到合適的產品化軟件去針對自身的這個企業來直接進行應用。
舉個例子,雙匯的生豬收購軟件,雙匯的生豬分圈軟件,雙匯的過宰白條收購軟件,再比如打蒙牛的奶源管理,蒙牛的冰箱管理,奶農管理等等,你必須是有針對性開發的。我們賣的是服務,我們從來沒講過說賣一個什么產品。(我們)賣服務,不同于一般的以賣產品為主的管理軟件廠商。產品化軟件賣出去以后服務是比較少的,基本不提供定制化修改,你要改那個產品是非常困難的。”
而在談到為何其客戶是排他性的時,劉小兵解釋道:我們的軟件是和客戶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我們知道很多客戶的核心秘密,包括一些流程,我們都非常熟。比如雙匯的流程,蒙牛的流程,因為這個流程其實是企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企業核心價值體現的部分。所以我們是排他性的,我們的服務類型應該相當于客戶的一個外包部門。
在談到為何對客戶設置了非常高的規模門檻時,劉小兵認為這主要是公司的服務模式決定的。雙匯軟件提供的是一種定制化的服務,相當于企業的“私人醫生”
“一件普通的T恤衫在店里買100多塊錢,但是姚明要買T恤肯定得專門定制,會貴很多”
當然,要做好私人醫生也并不簡單,因為你要解決所有的問題,需要業務的廣度和深度。
軟件的價值是為企業提供科學的管理流程
劉小兵認為,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需要定制化的軟件服務,因為在企業發展的不同規模階段對信息化的需求程度是有所不同的。但是,對于大規模、超大規模的企業來說,定制化的信息服務是必要的,也是市面上的通用軟件所無法滿足的。
劉小兵用“上了一當又一當,當當上的不一樣”來形容現在許多企業的老板對信息化建設所存在的不信任。“他面對著高科技的IT人才把他忽悠的一愣一愣的,而且他們往往把軟件說成是萬能的。”
劉小兵表示:軟件的價值它不是單單的用于物理來算的,是在于你給企業提供了一套標準的流程,讓企業可以復制性的快速性的增長,掌握一套最現代化的經營流程和管理模式,這個是一個很重要的東西。我們和其他公司最大一個不同,就是我們不僅僅是提供軟件給他們,我們實際是提供一套完整的大型企業管理的知識流程給這個企業,你得到的不是軟件,你得到的是一套完整的管理模式。國際化企業都是“一流的流程、二流的管理、三流的員工。”因此流程對于大型企業來講至關重要。
由信息化到自動化的深入 用技術為企業增收
在當前的金融危機大環境下,許多企業都大幅度裁減掉IT投入,因為它不是生產力,投入沒有回報,然而像雙匯等一些企業在08年和09年IT投入卻反而連年翻番,是這些企業不害怕金融危機嗎?不是,是因為這些企業意識到IT投放能非常有效的幫助其降低成本。
以雙匯為例,按雙匯的規定,收的豬要送去豬圈靜養8個小時才屠宰。因為經過旅途的奔波和劇烈的運動,豬們身上會產生一種乳酸使肉變硬,這時候就要讓它們穩定情緒,給它們喝水,讓它們排酸。劉小兵發現新收進來的豬和排過酸的豬很容易混在一起,屠宰的時候一不小心就弄錯了,這樣肉的質量就參差不齊,于是他引入酒店管理的先進經驗,在系統里添加了自動分圈的功能,進來的豬會被系統指定一個豬圈,這樣,哪個圈里的豬待夠了8個小時通過系統就能看得一清二楚。
此外,雙匯智能型信息采集終端是雙匯軟件公司研發的數據采集系統,也讓雙匯真正進入自動化時代。這種劉小兵常說的“小鍵盤”學名叫雙匯智能型信息采集終端,懸掛在每個操作間的墻上,是車間里的“數據統計員”,負責每個車間的數據統計工作。它的界面是劉小兵親手設計的,藍身鑲著黑邊,按鍵功能清楚便于操作。它的到來結束了雙匯的人工統計數據時代,使數據傳輸更加快捷及時,更重要的是它遍布于雙匯的每個角落,時刻提醒著人們自動化帶來的好處。
“所以CIO的話他一定要非常寬的知識面,你沒有這個知識面你就不要去上。你要懂這機器的原理你才能設計出這東西來。”
雙匯軟件為何敢于從固有軟件業務延展至自動化,嘗鮮原本毫無經驗的“硬件”?劉小兵稱這是藝高人膽大。“什么電子、電工、機械、傳動,采用什么技術制造傳感器都要在三個月內弄明白”,在劉小兵眼里善于學習是CIO的基本素質。除此之外,CIO還要懂得培養人,自動化工程一開始劉小兵便成立了一個小組專門負責這項任務,小組的人都是劉小兵親自挑選,親自培養的,到現在雙匯自動化沒有空降過人才,沒有借助過外力,完完全全靠的是自己的力量,劉小兵把培養人才當成一種責任。
“我們本來今年想做數據模型,后來往后推了,自動化來的更重要。我們雙匯今年實現400億銷售,利潤30億是沒問題的”劉小兵表示。
管理之道在信任 “無為而治”的雙匯軟件
“管理企業也很簡單,你要發自內心地為員工著想,所以說要事業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幾方面缺一不可。”
劉小兵很重視人才,他說:“財富都沉淀在他們的大腦里。”雙匯對于人才的劃分有個“四象限理論”,以道德為縱坐標,以技術為橫坐標。第一象限,有德有才的自然受歡迎,第二象限有德無能是可以培養的,但第四象限無德有能就很難培養了。在劉小兵的概念里,德是一種智慧,與人打交道,而知識是與物打交道的。知識傳承過去,智慧開拓未來。
他認為管理之道簡單也不簡單,重要的是讓員工對老板有信任感,以及讓員工分享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