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0-07-12 14:15 來源:中國電子報
中國制造業增加值在兩年前就已經與日本并列世界第二,在全球制造業進入轉型的關鍵時期,中國的制造型企業應該如何抓住機會進行轉型?日前,在上海舉行的 2010中型企業高峰論壇上,IBM公司介紹了中國制造業轉型的三個模式:企業贏利模式轉型、企業定位模式轉型、企業運營模式轉型。IBM公司稱,從三個模式切入將能幫助中國制造型企業在全球化制造業轉型中贏得先機。
目前中國制造業產業規模巨大,但大多數企業存在著自主創新能力弱、產業結構不合理、資源浪費多等問題,處在附加價值最低的環節,在全球市場的競爭能力有限。中國制造型企業需要盡快改變被動的局面,盡快進行產業升級,提升企業競爭力。目前國家正在大力推動兩化融合,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可以說中國的制造業轉型從內在需要到國家重視、到產業環境都已經具備了良好的基礎,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制造業企業需要加速轉型。
IBM認為,制造企業可以通過三個重點模式來進行轉型:一是企業贏利模式的轉型,就是通過改變產品的價值和定價策略來創造收益。目前普遍受企業認可的是從賣產品到賣服務以及從提供單一產品向提供成套解決方案的轉型。二是企業定位的轉型,即或者進入一個全新的行業,或者從OEM升級為ODM甚至是自主品牌。目前比較受廣大企業認同的是從 OEM、ODM轉型為自主品牌,以及向供應鏈上下游拓展。三是企業運營模式的轉型,即改變企業的運作模式。目前比較受企業認可的是單工廠變為多地點工廠運作以及制造外包等。
應該說,除了企業贏利模式、定位、運營模式三個方向的轉型能更快見效外,信息化也是促進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 IBM最近聯合相關機構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發現,在中國已經有63%的被調查企業認為,信息化能夠促進制造企業轉型升級,還有32%的企業已經認為信息化是實現轉型的必要條件。而制造業企業在轉型過程中,重點應用的信息技術排在前五位的是ERP、HRM、PLM、SCM、電子商務(電商頻道)。
也許很多人認為,信息化對于制造型企業提升效率、品質等方面有明顯效果,但對于企業轉型發揮的作用還是比較小的。對此IBM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信息化的確能夠幫助企業轉型升級,主要途徑包括:通過信息資源的整合,實現企業業務的拓展,從區域化的企業轉變為全國運營的企業乃至實現全球化運作;通過強化企業間的供應鏈協作,使得以往大而全的企業實現專業化;通過信息化的應用,創新企業的發展模式,形成新的業態,向高利潤區轉移;應用新興信息技術,變革企業的運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