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0-07-12 14:08 來源:中華工商報
過去一年多產生的危機讓中國的制造業沒有什么特別的話題,我們本來就要調整,只是這個危機加速了我們調整結構的必要性與緊迫性。那結構調整如何調?向什么方向調?
我認為,首先由生產型企業轉為面向市場、強化市場管理、渠道管理與客戶管理的市場型企業,生產的核心競爭力仍然是必要的,但是不是唯一的,絕對的。我們必須要自己接近市場,面向市場,我們要問自己是否有接近市場的能力,有沒有面向市場的決心以及面向市場服務客戶的布局。
第二,從過去大量的生產能力優勢轉化為快速響應能力,對市場快速響應,對客戶快速響應。
第三,把過去大量低生產成本的優勢轉化為創新與研發的優勢,我們永遠面臨新一代的產品在一年之后成本會降低50%或者被迫降低50%的壓力,唯一的方法是不斷地研發創新。
第四,未來單一內部的企業管理效率是不足的,我們要轉化為整體產業鏈、供應鏈的管理效率,這是一個跨企業的供應鏈效率,這是我們必須追求的。
所以,無非是幾個關鍵字,接近市場,創新研發,快速反應,持續降低成本,這個降低成本不是單一企業的成本,而是產業鏈的成本。在這樣的結構轉型之下,我們過去以制造業為核心的市場競爭能力將改變,這個新的核心競爭力需要建立接近消費終端的市場經營能力,需要建立研發產銷全體系的快速反應能力,我們不再把企業內部的研發生產、銷售、支持切成片斷,必須有整體的全體系的快速反應。最后還要建立一線后勤一體化高效協作能力,這些新的核心能力在所有企業界的需求之下,作為ERP產業,鼎捷軟件面對新一輪的發展,已經做了轉變。
軟件行業不是軟件的銷售型企業,絕對不是軟件賣出去了,事情就解決了。軟件的銷售商轉變為服務商,軟件產品必須從過去單一傳統的債務自動化功能、生產自動化功能或者單一的智能管理功能轉變為一體化效益提升的平臺。所以軟件的所謂模塊不再被切割開來,而必須被融合,被集成。我們必須從過去一個通用型的軟件轉型為深化行業應用軟件,信息化、集成化必須有行業的深化應用,如果沒有深化的應用就沒有辦法對專注型的企業做好效益提升,這是所有的軟件服務商必須要做的轉型。
因此,未來所有的ERP廠商從研發、應用、服務以及人才方面都必須有新的戰略。研發必須面向未來的云端計算以及未來的企業深化價值型的應用,我們將從過去產品的價值、產品的訴求走向以客戶應用價值訴求;同時我們更加關注自己內部人才培養以及客戶端應用人才培養,或許我們常常迷失在IT領域或者是ERP領域的各個名詞,這些名詞都代表了個別的理念,但是更重要的是面向未來,快速敏捷反應,面向市場,我們希望整個產品的發展借云端的技術實現幾個目標:
第一,實現薄形企業,借許多的技術讓自己身輕;第二,創建智慧型企業;第三,借薄形企業和ERP系統達到為社會服務的能力;第四,企業無所不在,當企業面向泛區域的市場,對市場的每一個點應該具備管理與深入的能力。
未來的軟件產品,尤其是ERP產品必須要走向這樣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