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0-06-28 15:07 來源:中國工業報
經國家統計局初步核算,2009年天津市萬元GDP能耗為0.84噸標準煤,同比下降6.03%,“十一五”以來累計下降20.1%,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節能降耗任務,節能降耗綜合水平居于全國前列。“十一五”前四年,天津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0.2%,同期能源消耗標煤總量年均增長僅為10%,全市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37.14%,提前兩年完成“十一五”工業節能目標,為天津市節能降耗作出突出貢獻。
“天津市的節能降耗工作一直走在全國前列,2009年超額完成了節能目標和節能工作情況考核等級。”這是國家節能考核工作組對天津的評價。6月11日,天津市經信委主任李朝興應工業和信息化部要求在全國工業系統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作了這方面的經驗介紹。
在工業經濟發展中,人們慣用“加法”上規模做大經濟總量,而天津卻不然。記者在深入調查天津節能降耗綜合水平走在全國前列的背后發現,其功于“減法”勝算,項目投資減少了,能源消耗降低了,經濟效益卻是提高了。
做“減法”勝算于源頭
在天津濱海新區響螺灣工地,總投資8.6億元的金唐大廈建設正緊鑼密鼓展開。由于王建英這位天津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合理用能評估機構——奧華能源總經理的合理用能建議,金唐大廈建成后每年節約的能耗總量將達到1108噸標準煤,比最初設計的年耗能4383噸標準煤節省了近25%。
金唐大廈原設計方案采用電制冷和電加熱生活用水,維持大廈正常運行的總裝機設備用電功率將達到1.3萬千瓦,這需要建一座35kV變電站。按照王建英的建議,改用太陽能熱水系統和熱泵系統后,項目總裝機設備用電功率大幅下降,不僅省去了近千萬元的變電站建設開支,而且節省了大廈投入運營后細水長流的電耗開支。
“就是這么簡單的‘減法’,企業收獲的是看得見的金錢效益,而我們整個環境收獲的卻是綠色與低碳。”王建英如是說。
總投資25億元的天津賽瑞項目是天津市重點工業項目之一。“說實話,當初項目需要走用能評估程序時,我們是抱著走過場、不得已而為之的情緒,但這個‘過場’走下來,我們采納了評估機構提出的14項合理用能建議,僅利用車間工藝裝備余熱實現部分建筑冬季供暖這一項,就收到采暖耗能節約50%的效果。”天津賽瑞公司綜合管理部部長敬學鴻告訴記者。而幫助賽瑞“走過場”的評估機構也成為這個公司長期的節能顧問。
天津市經信委節能與綜合利用處處長王景良告訴記者,目前全市合理用能評估機構已達25家,僅去年就評估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29項,為這些重大項目新增節能措施123條,年可形成20.86萬噸標準煤持續節能能力。兩年來累計審查新、改、擴項目278個,提出節能措施507條。
對于天津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國家節能考核工作組認為,“天津市從源頭上有力控制高耗能項目盲目建設,在全國起到了較好的示范作用。”
做“減法”勝算于管理
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只是天津節能制度化管理的一角。近年來,天津在頒布實施《節約能源條例》、《清潔生產促進條例》基礎上,推行了“能耗限額管理”、“能源利用狀況報告”、“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節能管理師”等十余項節能管理制度,成為天津節能成效不斷攀升的根本保障。
在天津,依靠管理節能做“減法”,值得一提的是合同能源管理減少能源成本法。“合同能源管理(以下簡稱EMC)不是推銷產品或技術,而是推銷一種減少能源成本的財務管理方法。”王景良告訴記者,“EMC公司的經營機制是一種節能投資服務管理;客戶見到節能效益后,EMC公司才與客戶一起共同分享節能的雙贏成果。”
天鐵就是嘗到EMC甜頭的代表。2008年1月,天鐵引進EMC公司提供的新技術,將公司1號與2號高爐的煤氣除塵系統由濕法除塵改為干法除塵,同時建設高爐爐頂壓差發電裝置,噸鐵發電量達到30千瓦時,年發電量達4160萬千瓦時,干法除塵每年節約新水300萬噸,合計年節能量1.5萬噸標準煤。嘗到甜頭的天鐵集團去年6月又借助EMC之力,建設鍋爐發電機組,可以充分利用二次能源,減少高爐煤氣放散,年發生低壓蒸汽20.16萬噸,小時回收電能2.5萬千瓦時,年節能量7.3萬噸標準煤。
除了天鐵,還有天鋼。2008年初,天鋼與EMC公司達成協議,對企業動力供應系統進行變頻節電改造,企業共改造用電設備140余臺。通過一年多的改造,目前設備節電率超過了15%,年節能量近1.7萬噸標準煤。
王景良介紹,為了讓EMC更深入人心,天津市已將合同能源項目列入市節能專項資金支持范圍,以進一步扶植EMC服務公司的健康成長。
除了引進國外先進節能管理方法外,天津還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促進節能方式方法——如將供熱煤耗指標納入全市經濟工作目標考核體系,促進供熱效率提高;積極推行建筑節能新機制,在天津排放權交易所開展民用建筑能效交易,將建筑節能指標量化并推向市場;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審核,去年通過對78家企業的驗收與評估,提供并落實節能建議,共節能28.786萬噸標準煤,節水987.32萬立方米。
做“減法”勝算于技術
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泰達熱電公司西區第二熱源廠一期已竣工投入運行。這個擔負天津開發區西區工業蒸汽熱負荷以及居民供熱任務的高耗能企業,從小到節能高效燈具選用大到鍋爐、風機選型,在節能專家的推薦下,應用了近20項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和新設備,每年節約能耗5065.19噸標準煤。專家算過一筆賬,由于使用過程中的節能,企業前期多花的購置節能設備的錢,用不了三年就能收回,這還不包括減排后取得的環境效益。
近年來,天津市實行政府推動、專家助動、企業主動的聯動方針,使近百項先進節能技術得以推廣。燃煤環節分層給煤、富氧噴煤技術的推廣應用,降低煤耗20%;電廠鍋爐采用等離子點火技術,油耗下降80%;工業窯爐采用蓄熱式燃燒技術,節能30%;辦公樓宇推廣地源熱泵、太陽能集熱、照明聲光時控技術,年節電3.7億千瓦時……
為了讓社會涌現更多的節能技術,天津市還加大了節能技術的研發投入。去年,天津市共投入節能技術研發資金7186萬元,累計支持與節能相關的科技項目262項。“十一五”以來,天津市地方財政共支持節能與資源綜合利用項目355個,帶動社會總投資57億元,年節能能力183萬噸標準煤;獲國家資金支持重點節能減排工程36項,年節能能力110萬噸標準煤;借助中央財政補貼推廣節能燈600萬只,年節電3億千瓦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