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0-06-24 16:01 來源:中國工業報
物聯網,這個剛興起不久的新名詞意味著什么?
其實,它并不特別,它不過是互聯網技術、全球定位系統等一系列信息技術的結合產物。但是,它又很特別,它的出現,就像是給每臺工程機械裝上了黑匣子。更重要的是,它意味著工業和信息化的兩化融合在工程機械企業中得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實踐。
機械產品,如果只考慮實現基本性能,甚至可以僅采取機械式,這樣一種產品似乎與信息化格格不入。因此,在此之前,兩化融合的話題似乎更主要被限定在企業管理內部。但徐工集團的這一舉措,打破了這兩者之間的堅冰。
由率先推出這款系統的徐工集團提供的解釋是,物聯網是借助全球定位系統(GPS)、手機通訊網、互聯網,實現了工程機械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使工程機械、操作手、技術服務工程師、代理店、制造廠之間實現異地、遠程、動態、全天候的“物物相連、人人相連、物人相聯”。
實現這個想法其實并不難,只需在機器中裝上一塊帶有發射設備的芯片,并建立一套能夠記錄關鍵部件性能參數的設備。企業再建立一個信息收集基站,并派專員對其進行監控并作出反應。
企業甚至可以根據此前對產品性能進行的測繪描繪出的產品性能參數范圍,制定出一個安全范圍數據庫。由電腦自身運行便能監控各項數據是否超出安全范圍。這樣就能實現最大限度的自動化、信息化。
這項技術最重要的意義在于,使問題的解決不再是在故障發生后,而是能夠提前到故障發生時,甚至故障發生前。企業對產品故障的反應速度將大大提高,在還未得到用戶反饋時,企業就已經知道了產品的故障,能夠迅速派出維修人員,這使得企業的服務真正由被動變成了主動。
甚至,部分故障的發生還有可能被消滅在萌芽狀態。當某個數據已經偏離正常范圍,就意味著這個部件已經由于老化,或者外界原因,遭到損壞。企業只需迅速通知用戶予以更換,就能使用戶避免不必要的損失,也有可能避免更大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
當然,物聯網的作用潛力遠不僅于此。企業可以獲取針對特殊工礦的數據采集,從而展開新產品的研發;也可以獲取產品的技術參數,并以此為根據對產品進行優化;還可以依據對零部件的監控數據,作為對配套件企業選擇的依據……如果這項技術得到推廣,不僅將引起工程機械一個行業的技術革命,還將打破與工程機械相通的其他機械領域兩化融合的思維。我們希望的不僅僅是一個應用于工程機械行業內的物聯網,也不僅僅是局限于機械行業的物聯網,更希望的是真正的人性化的,能夠為人服務的信息化的服務網絡。
而這,正是科技發展的重要維度———讓人類的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