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0-06-10 10:53 來源:《科技日報》
【 導讀: “實施‘科學、綠色、低碳能源戰略’,預期到2050年,我國將基本完成能源體系的變革,實現能源供需模式的科學平衡;能源結構中,潔凈能源將占一半以上,并呈繼續增長勢頭。”——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杜祥琬院 】
“2050年前的40年,是我國能源體系的轉型期,能源的結構、‘顏色’、質量都將發生革命性的變革;2030年前的20年,是上述轉型期中的攻堅期;2020年前的10年,特別是‘十二五’,是攻堅任務能否完成的關鍵期,是全面轉向科學發展軌道的關鍵期”,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杜祥琬院士指出。他是在中國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會上作上述表示的。
作為“中國能源中長期(2030、2050)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組組長,杜祥琬對我國所面臨的能源形勢和挑戰有著深刻的認識。他指出,我國很快將成為世界第一能源消費國,如果我國能源消費保持平均8.9%的增速,則2020年我國能源消耗將達79億噸標煤,占目前世界能源消耗總量的一半。“目前的經濟增長方式顯然將受到能源資源的嚴重制約,粗放的能源開采與利用還導致了嚴重的環境問題。”
為應對我國所面臨的能源挑戰,杜祥琬和他所在的課題組提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能源發展戰略,將其概括為“科學、綠色、低碳能源戰略”。“無論氣候變化問題有多少爭議,我國能源走向綠色、低碳都是必須的。”杜祥琬說。
對于實施這一戰略,課題組的專家們提出了一些建議。他們認為,國家應設立能源統一管理部門,以科學的機制制定能源戰略、規劃、政策、標準,以有力的宏觀調控手段調整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對能源新產業主動進行優化引導。同時,還應該以有力的經濟政策為杠桿,倒逼地方和企業節能減排的內在動力。此外,還要增加能源科技投入,建設國家級的能源科技研發機構和平臺,加快能源重大科技攻關,爭占能源發展的戰略制高點。
杜祥琬強調,必須采用強有力的政策手段,抓住“十二五”這個關鍵期,以降低GDP能源強度,控制能源消費增長速度和數量為抓手,促進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盡早走上重質量和效率、綠色、低碳、節約、創新驅動的發展道路。
“實施‘科學、綠色、低碳能源戰略’,預期到2050年,我國將基本完成能源體系的變革,實現能源供需模式的科學平衡;能源結構中,潔凈能源將占一半以上,并呈繼續增長勢頭。”杜祥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