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0-04-16 11:18 來源:中國工業報
記者從黑龍江省有關部門了解到,今年,黑龍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全面提速,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信息、現代裝備制造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主要指標增長幅度將不低于同期規模以上工業增長水平。
戰略性新興產業方興未艾
優化經濟結構,提高產業競爭力,是實現黑龍江省大發展、快發展的重要途徑。為此,黑龍江省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全省結構調整優化升級的重中之重,下大氣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信息、現代裝備制造等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新能源產業要大力推進水電、風電、太陽能、地熱能和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發電項目,積極開展核電站項目前期工作,盡快提升新能源開發、新能源裝備、新能源材料、新能源衍生產業的規模與水平。
新材料產業要大力強化新材料研發、新材料制造和產業化、新材料應用,集中打造鎂合金材料、鈦合金材料、新型合金鋼、新型高強高效焊接材料、人工晶體、聚烯烴及改性材料等六個優勢特色基地,建設高檔石墨制品、大直徑單晶及新型半導體材料、新型陶瓷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復合材料、特種銅合金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七個優勢特色產業群。
節能環保產業要積極推動重大節能、節水、綜合利用技術改造項目和節能產業化項目。
生物產業要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化工、生物能源、生物環保,尤其要重點推進基因工程藥、現代中藥、抗生素、動物疫苗、新藥開發,以及生物育種等領域,努力實現率先突破。通過大力發展生物產業集群和產業基地,使黑龍江省成為生物產業先進省份,今年生物產業產值要超過800億元。
信息產業要積極推進通信服務、信息服務和數據處理服務,推進數字集群通信產學研基地、敏感元件與傳感器產業園建設。迎接世界信息產業第三次浪潮,主動謀劃和加快“物聯網”建設。
現代裝備制造產業要加快電站裝備、石油石化裝備、大型鑄鍛件生產、民用航空、重型機床的信息化改造,提升核心競爭力和規模水平。
同時,要大力開發食品裝備、農機裝備等產業,大力推進支線飛機、直升機、新能源汽車及新能源動力裝備的生產制造,搞好大飛機配套的項目建設。
進一步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特別要做大做強食品產業,把糧食大省變為食品工業大省。
戰略性新興產業使企業強勁壯骨
作為我國發電設備制造行業的央企,哈電集團是如何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記者帶著這個問題采訪了該集團董事長宮晶。
宮晶告訴記者,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與發展始終是推動哈電集團不斷進步的強大內在動力。更準確地說,在先進技術支撐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與發展始終是推動哈電集團不斷進步的強大內在動力。
作為我國最早的發電設備研究制造基地,哈電集團緊緊依靠不斷提高的先進技術,在實踐中培育、發展新興產業,企業在新興產業的培育和發展中不斷壯大,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改變了企業命運。“哈電集團屬于技術密集型制造企業,我們的發展離不開技術進步,離不開先進技術支撐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與成長。”宮晶這樣告訴記者。
近60年來的發展,哈電集團始終恪守使命,履行著共和國“長子”的責任,緊緊依靠科技創新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在技術領先和產業進步方面很好地發揮了中央企業的帶動力和影響力,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成功之路,實現了我國發電設備制造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的新跨越和發電設備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根本轉變,為國家電力建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在黑龍江,從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獲得收益的企業遠不只哈電一家。像哈飛、東安、東輕等企業為神舟5號、6號、7號載人航天器提供的重要部件,哈工大集團研制的工業機器人、機械手,哈藥集團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藥制劑、沖劑等新產品都獲益不菲。
專家熱議戰略性新興產業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發展戰略與產業經濟處副處長李麗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要注意把握黑龍江省工業發展的優勢和劣勢。
李麗萍說,黑龍江省是我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之一,是我國重要的能源、木材、重大裝備和化工原料生產基地。隨著工業化的進程,形成了以重工業為主體,以大型企業為骨干,以機械、冶金、電力、石化、煤炭、森工、建材、醫藥、食品、輕工、紡織等為重點,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在我國工業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不論是石油、煤炭、化工、林業、機械、生物,還是農業、軍工、建筑等方面,黑龍江省都擁有大批人才。近80萬各類科技專業人員中,有高級職稱的近10萬人,兩院院士35人。正是這支強有力的人才隊伍,創造出來難以計量的生產力和物質財富、社會財富,推動黑龍江省經濟更好更快發展。黑龍江又是個資源大省,石油儲量居全國首位,煤炭、水利等自然資源豐富,深度開發的潛力巨大,大力發展能源工業具有先決條件。
同時,黑龍江作為我國最晚退出計劃經濟體制的老工業基地,實現轉型需要一定的時間。李麗萍說,就轉型而言,目前的主要問題在于工業經濟發展過分依賴資源、傳統產業、國有經濟等基礎要素,且這個問題始終沒有得到很好矯正。至今,全省工業中國有經濟比重仍占到近70%。在工業內部,采掘業占全部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60%,產業結構呈現重工業越來越重、輕工業越來越輕、制造業和采掘業結構失衡的格局。從反映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來看,也不盡如人意。
關于如何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李麗萍認為需要注意三個方面的問題。
找準定位是前提。要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黑龍江省結構調整優化升級的重中之重。從資源、市場等基礎條件看,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信息、現代裝備制造等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應是黑龍江省的重中之重。
人才培養是重點。黑龍江省高端人才還是很缺乏的,應該以一些重大專項工程為載體,吸引國內以及海外的高層次人才到黑龍江創業,形成一個很好的創業團隊,這樣才能更好地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
政策扶持是關鍵。比如要形成市場化導向的政府全力推進的投融資體制,政府可以建立引導資金,能夠帶動更多的社會資金來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