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0-03-25 16:34 來源:《流程工業》
近年來,石化行業技術改造和擴改建工程相繼開工,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不斷增大。“十一五”期間,石化行業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每年將達到1000億元,5年投資達到5000億元。石化工程項目總投資的30%為設備投資,石化行業投資規模擴大必然帶動對石化裝備需求的增長。
“十一五”期間,石化行業每年設備投資為300多億元,5年將達到1500億元。其中石化專用設備需求250萬t,重大裝備70萬t,占石化專用設備需求的30%左右。比如氣體壓縮機組,一套1000萬t煉油廠需要壓縮機達20~30臺,一套100萬t乙烯廠需要各種壓縮機40~50臺。預計“十一五”期間壓縮機的需求量達到2000多臺。再比如石化用泵,一個1000萬t/a煉油廠需要各種泵達1000多臺,一個100萬t的乙烯廠需要各種泵達3000多臺。預計”十一五”期間,石化行業需要各種工業泵達30000多臺。
中石化作為國內最大的石化裝備用戶企業,“十一五”期間將加速推進重大石化裝備國產化。“十一五”期間,中石化將重點圍繞百萬噸級大型乙烯成套設備與裂解爐技術,對二甲苯、對苯二甲酸、聚酯裝備及大型化肥裝置成套設備等進行集中攻關,力爭實現千萬噸級煉油裝置技術裝備國產化率達到95%以上,百萬噸級乙烯及其配套裝置裝備國產化率達到80%左右,并實現對二甲苯、對苯二甲酸和聚酯等大型成套設備國產化。
自上世紀90年代乙烯裝備國產化開始至今,石油和化工重大裝備國產化現已取得豐碩成果。一批重大裝備研制成果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改變了此前依賴成套引進的局面。目前煉油設備國產化率按投資計算已達到95%左右,化工設備國產化率已達到70%左右。迄今,正式立項研制成功并推廣應用的重大裝備達2000多臺,與同期進口相比節約投資達52億元。如30萬~60萬t/a乙烯成套裝置中的重大關鍵設備國產化都有所突破,并實現推廣應用,大型塔器、換熱器、一部分泵類設備已不再進口,只有數量不多但價值較高的反應設備、特殊壓縮機組、泵、專用機械等仍需進口。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我國石化重大裝備國產化已取得顯著成績:按投資計算,煉油裝備國產化率已達到90%左右;乙烯裝置國產化率達到70%左右;對二甲苯和聚酯重大裝備及大型空分裝置、大型儲罐和乙烯球罐等也基本實現國產化。同時,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石化裝備設計制造核心技術,實現了石化成套裝備多項關鍵、核心設備的設計和制造國產化,培育了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設備供應商。
目前,國內單系列800萬~1000萬t/a規模的煉油裝置的主要設備已立足國內設計、制造、成套建設。按投資計算,煉油裝備國產化率已達到90%以上。
目前,我國已可自行制造500萬t/a以上煉油成套設備、800萬t/a常減壓蒸餾裝置、200萬t/a以上重油催化裂化裝置、150萬t/a加氫裂化裝置、200萬t/a渣油加氫脫硫裝置、100萬t/a延遲焦化裝置等。一些制造難度大的設備,如加氫裂化和加氫精制裝置用的加氫反應器、高壓換熱器、高壓空冷器;加氫和重整裝置用的離心式循環氫壓縮機、50t及80t活塞力的往復式新氫壓縮機;催化裂化和延遲焦化裝置用的主風機、富氧壓縮機、高效旋風分離器、外取熱器、煙機以及重要的流程泵等都能自主制造。
以乙烯裂解為代表的石油化工行業,雖然國內目前尚無成套設備供應的能力,但近年來石油化工關鍵設備的研制還是取得了重大進展:乙烯裂解爐及其急冷鍋爐、30萬t/a乙烯裂解三機(裂解氣壓縮機、丙烯壓縮機、乙烯壓縮機)、各種低溫泵、壓力達7.8MPa的板翅式換熱器(冷箱)、大型乙烯球罐、聚丙烯反應器、大型雙螺桿造粒機組等已相繼研制成功。
茂名石化100萬t/a乙烯改擴建工程總投資74.9億元,這個我國首個百萬噸級乙烯工程,裝備國產化率達到60%以上。這將對大型乙烯裝備國產化起到示范和借鑒作用。該工程采用了中石化與美國魯瑪斯公司合作開發的10萬t/a乙烯裂解爐;由茂名重力石化設備公司研制的2套高46m的聚丙烯環管反應器,以及各種塔器、特種閥門等;其乙烯裂解裝置的心臟設備——60萬噸級乙烯裂解氣壓縮機由沈陽鼓風機集團開發成功,運轉性能良好,是目前我國自主開發的功率最大的此類壓縮機;由杭州制氧機集團制造的大型乙烯冷箱,最高設計壓力達到3.96MPa,是目前世界最大的一套采用三元制冷流程生產的乙烯冷箱。此外,茂名乙烯改擴建工程還采用了高效換熱器、低溫泵等一系列國內首次研制成功的石化設備。
經過十多年的攻關研制,我國30萬t/a乙烯工程裝備國產化率已達到70%以上,但更大規模的裝備研制能力還沒有形成系統。此次茂名百萬噸乙烯改擴建工程,其裝備規模相當于60萬噸級,是我國今后建設真正意義上的百萬噸乙烯工程的一個過渡和嘗試,對大型乙烯裝備國產化將起到示范和借鑒作用。2005年以來,我國相繼以天津、鎮海、撫順、成都4套百萬噸級乙烯項目為國產化依托工程,自主開發制造百萬噸級大型乙烯成套裝置。根據國家發改委的部署安排,成都百萬噸級乙烯工程裝備的國產化率計劃將達到85%,12套裝置中有4套完全采用國內技術;3套進行國內外技術擇優選擇,優先選用國內技術;其余裝置選用國外技術,其中乙烯裝置只引進工藝包。
“十五”期間,石油和化工重大裝備國產化雖然遇到了很大困難,但也有不少重大裝備研制成功,如大型PTA裝置結晶器、鈦管換熱器、回轉干燥器;20萬t/a苯乙烯裝置脫氫反應器;20萬t/a聚丙烯裝置環管反應器和大型迷宮壓縮機、20萬t/a聚酯裝置酯化和縮聚反應器、30萬t/a合成氨裝置大型氣化爐、48萬t/a等級空分裝置工藝設計及其設備國產化等,使石油和化工重大裝備國產化再上新臺階。還有一些重大裝備研制工作正在進行,如30萬t/a聚丙烯環管反應器和干燥器、40萬t/aPVC裝置氯化反應器等。
國家發改委要求“十一五”石化裝備國產化達到三個75%,即百萬噸級乙烯及深加工設備、60萬~100萬tPTA裝置和天然氣長輸管線成套裝備的國產化率都不低于75%。這些目標如果實現,“十一五”期間大型石化裝備基本可實現國內設計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