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0-03-09 14:45 來源:新華日報
“兩會”甫一開幕,有關低碳經濟的新聞便接二連三——從濮存昕委員騎車赴會到記者預約采訪無紙化,到江蘇團政協委員撰寫的推動低碳經濟發展的提案被列為“一號提案”, “低碳”這個話題,大家追得熱乎乎的。
讓百年煤城甩掉“高碳包袱”
徐州市委書記曹新平代表帶來了一則有關低碳的新聞。2月下旬,在低碳中國論壇首屆年會上,全國10個城市被評為’2009 “最具競爭力的低碳產業基地城市”,徐州榜上有名。
“128年的煤炭開采,數以千計的傳統機械制造及水泥建材等高能耗行業,讓徐州多年來背負著‘高碳’的生態包袱。快步走進‘低碳時代’,是徐州必須率先給出答案的重大課題。”曹新平說。
盡快向“低碳”轉型,徐州已初現成效。依靠技術創新降低能耗,全市裝備制造業用4%的能源消耗創造了30%的行業總產值。硅材料生產巨頭江蘇中能集團通過17項核心技術專利的應用,多晶硅單位電耗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這座百年煤城正在加快向“低碳”轉身。
扶一把低碳新材料產業
本次全國人代會上,會議文件袋采用的是可降解為石頭粉末的“環保石頭紙”,其生產成本僅為傳統造紙工藝的三分之二。類似的低碳新材料產品如何做大規模、加快應用,泰州中學校長蔣建華代表通過調研提出了積極建議。
蔣建華代表說,目前,低碳新材料的范圍和概念甚廣,我們認為,要通過引進和改擴建一批廢棄二氧化碳固化制備新材料項目,作為低碳新材料產業化的重點示范項目,實現低碳新材料產業在工業總產值以及在整個工業結構中的比例跨越式上升,要加快形成低碳新材料產業群,尤其是新能源和節能減排等重點領域形成規模優勢,并帶動其它新材料領域的協調發展。
他建議國家盡快出臺鼓勵和支持低碳新材料的配套措施和支持措施,對節能減排和固化、利用二氧化碳“變廢為寶”的新材料,在稅收、信貸等方面給予優惠扶持。
開源節流兩條腿走路
“對低碳經濟,我認為不能泛泛地炒概念,應該突出重點,‘開源節流’。”南京工業大學能源學院院長張紅代表說。
她認為,“節流”的重點在于工業節能,“開源”的重點在于開發可再生能源。從工業節能看,國家發改委實施的千家企業節能行動中,1000家企業的能耗占了全部工業能耗的一半,實施效果已經看出了成效,而無論是技術節能、管理節能還是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還都有很大的空間。從可再生能源的開發看,關鍵在于可再生能源要“為我所用”,而不是一味擴大規模,只承擔新能源材料產業的制造任務。
“降低碳排放還是要‘捧西瓜’,而不是‘撿芝麻’,那種少喝一杯咖啡就能減多少碳排放的做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不太贊成。”張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