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0-03-04 10:30 來源:《中國能源報》
能源是經濟資源,也是戰略資源和政治資源,歷來都是利益交織、錯綜復雜、相互震蕩的,能源科技儲備與可持續發展直接影響中國國家安全和現代化進程。科技創新是提升我國能源工業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的戰略基礎,把握能源科技創新領域中的戰略性機遇,占領世界能源科技制高點,對應對內外部政治經濟環境和世界技術發展趨勢的許多新變化和新挑戰、迎接新一輪能源革命、推動我國能源科技的科學發展等方面具有重大意義。
2009年11月,溫總理在《讓科技引領中國可持續發展》的講話中明確指出,中國要把爭奪經濟科技制高點作為戰略重點,大力發展新能源等新興戰略性產業,搶占未來經濟科技發展的制高點。當前世界能源發展正進入化石能源與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交替更迭的關鍵階段,能源科技革命“一觸即發”。與此同時,我國更需著力解決能源高效利用、低碳能源結構建設和能源長距離運輸等關鍵技術問題,其中隱含著大量的科技問題。能源科技具有投資大、關聯強、周期長、慣性大、影響面廣等特點,并且有比較明顯的技術鎖定和路徑依賴效應,一旦方向選錯或技不如人,將會在幾十年的時間中受制于人。新一輪世界能源科技競爭為我國能源科技工業發揮“后發優勢”提供了歷史性戰略機遇。構筑和占領世界能源科技制高點,對我國在新一輪能源科技革命中掌握發展主動權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占領能源科技制高點要求我們“站在未來看現在”,即面向未來能源科學發展來發掘當今能源發展格局中的科技制高點。占領科技制高點需要明確三大戰略問題:“巨人的肩膀在哪里”、“怎樣爬上去”、“如何站起來”。能源科技制高點就是科技巨人的肩膀,是引領世界能源科技發展、主導全球能源工業格局的戰略基石。所以,結合我國基本國情和科技基礎現狀,當前應從開拓世界能源科技前沿、能源產業發展重點和能源生產服務一線等方面發掘具有較強影響力和帶動性的科技制高點。
基于未來發展的考量,需要凝聚國家戰略意志,對中長期能源科技發展趨勢和重點方向進行前瞻性思考,以科技制高點統領能源科技戰略全局,從發展的眼光來發掘、構建和搶占能源科技制高點,對占領科技制高點做出戰略性部署。
高度重視科技創新,準確把握科技制高點。要深化能源領域自主創新戰略部署的前瞻性,高度重視引領性技術研究,努力在推動基礎理論創新、重大技術突破等方面發揮核心作用。同時也要實事求是,區分對待落后技術、同步技術和潛力技術,鼓勵原始創新和自主創新,積極探索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和新標準。
注重戰略合作方式的選擇,積極整合國家能源科技需求,統籌有序開展對外合作,充分利用外部優勢資源實施大科研,在有效集成外部科技資源上實現新突破。采取聯合攻關、建立產學研合作實體等形式聯合設立科研聯盟機構,建立符合國際慣例的科研體制機制,實現基礎研究、應用技術和產業化生產技術研究同步推進。
同時,要加大科研基礎資源整合力度,深化整合和優化我國能源體系內龐大的科技研發和試驗資源,統籌安排不同類別主體在創新鏈中的定位、目標、功能、作用,加強科技制高點相關領域的協同和突破。廣泛開展合作,適當展開競爭,有序開放共享。統籌引進人才團隊與公司科技攻關團隊之間的序列銜接,完善人才梯隊建設。
深入實施前瞻性招才引智。一方面要因崗擇人,圍繞科技制高點做好領軍人才與創新團隊的選拔與引進,提高關鍵領域的科技攻關能力;另一方面要因人設崗,吸引具有創新潛力和潛質的人才及團隊,為占領科技制高點做好人才和技術儲備。或者根據實際情況為優秀人才和團隊設立海外實驗室,優化知識產權管理機制,加強對引進人才創新成果的知識產權管理。
此外,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科技要走出去,鼓勵我國能源央企資助可能產生巨大影響和效益的自由探索研究和潛力技術研發,密切產學研關系,擴大話語權。品牌要走出去,積極資助、冠名或舉辦世界能源科技獎勵活動,擴大影響力和美譽度,為占領科技制高點助威造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