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0-01-25 10:58 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技情報研究所副所長 劉九如
編者語:2009年,由于國際金融危機蔓延,美國和歐洲主要電子信息產品市場需求下降,對日本、韓國、中國等國電子信息產品的出口貿易帶來不利影響。總體來看,2009年世界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呈現下降態勢,產業處于低位調整狀態。在此背景下,雖然全球電子信息產業的增長速度放緩,但信息技術持續增長的動力依然強勁。
制造業嚴重衰退 軟件業微弱下滑
據《世界電子數據年鑒2009》(TheYearbookofWorldElectronicsData2009)的統計預測,2008年世界電子產品制造業產銷增速分別為 1.95%和3.13%,低于之前10年的平均增速;2009年,世界電子產品制造業產銷規模均處于下滑態勢,分別下降8.32%和5.57%;預計未來2年電子產品市場會緩慢復蘇。
從電子產品分類產銷情況來看,2009年電子數據處理設備(主要指計算機類產品)、辦公設備、控制與儀器設備、醫療與工業設備、通信產品、消費電子產品和電子元器件等均全面下滑,為負增長。其中,電子元器件產值下跌幅度最大,比上年下跌13%;其次是無線通信產品、電信設備以及電子數據處理產品,分別比上年下降8.6%、8.0%和7.4%。市場銷售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電子元器件,比上年下降10.7%,主要是由半導體芯片產品市場需求嚴重下滑所導致。其次是無線通信和電信設備,均比上年下降5.4%。
軟件產業近年來增長快速,但受全球經濟衰退影響,增速有所下滑。2008年,世界軟件產業市場規模達到10058億美元,同比增長7%。據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預測,全球軟件產業支出2009年將下跌2.1%,2010年將增長約5%。根據相關數據測算,2009年軟件產業市場規模估計在9800億美元左右,同比下降2%左右。相比于電子產品制造業的嚴重下滑,國際金融危機對全球軟件產業影響相對較小。盡管在2008年下半年,市場需求減少,大公司業績普遍下滑,但進入2009年以來,隨著各國出臺的一系列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振興經濟的措施逐步發揮作用,全球軟件產業也開始企穩回升。
亞太地區大幅收縮 美歐市場普遍低迷
2008年9月之后國際金融危機加深,美、日、歐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經濟大幅衰退,減少了對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投資,同時內需大幅萎縮,減少了從出口導向型經濟體的進口,導致亞洲多個高度依賴外需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體遭受嚴重沖擊。
2009年,世界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電子產品產值都出現急劇下滑態勢。在全球電子產品產值排名前10的國家和地區中,只有中國內地產值為正增長,其余9個國家和地區產值大都出現兩位數的衰退。美國衰退值從上年的-2.82%下降到-12.96%;日本產值從上年的正增長8.61%,下降到-8.98%;亞太地區產值下降幅度最大的為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分別達到-18.68%和-19.54%;以出口導向的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產值下降幅度較大,分別達到-14.2%和-15.07%;中國內地繼續擴大全球電子產品產能第一的優勢,2009年產值達到4117.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4%,在全球電子產品制造業普遍下降的形勢下,可謂一枝獨秀。
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造成發達國家電子產品市場普遍下滑。美國仍是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市場,2009年電子產品市場規模增長率從上年的1.02%下降到-7.5%,創下近年來的新低;西歐國家電子產品市場也普遍下滑,特別是德國增長率從微弱正增長轉為-13%,下降幅度列居市場規模前10國家之首。法國和英國增長率分別為-6.58%和-4.77%。新興市場國家的電子產品市場也受到沖擊,但相比發達國家總體下降速度較小,中國內地市場從過去幾年的兩位數增長率下降到1%;印度市場反而比2008年增長了5.77%,但整個市場規模被加拿大超越,退出前10名。
企業遭受重創 并購重組加劇
縮減開支、減少投資和裁減員工成為IT企業應對危機最直接的手段和措施。例如,受國際金融危機和日元升值影響,日本消費電子企業銷售額大幅下滑。2008年,日本松下、索尼、NEC、東芝和日立5家公司虧損合計近200億美元。從國際金融危機爆發至2009年4月間,日本消費電子企業共裁員近7萬人。東芝公司計劃將2009年設備投資縮減到1000億日元以下。國際金融危機對通信企業影響很大,據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的2009年全球IT企業百強榜顯示,手機巨頭諾基亞在評選的四大指標上均顯頹勢,思科亦在除“股東回報率”外的其他指標上明顯下滑;蘋果、諾基亞等手機制造商跌出前10,蘋果由第2跌至第19,諾基亞由第8跌至第49。
國際金融危機促使電子行業整合力度日益加大,經濟不景氣導致行業重新洗牌。2009年,全球IT企業并購案件明顯增多,許多企業都在利用資本市場開展并購,進一步整合優勢資源,提升核心競爭力。如甲骨文公司74億美元收購SUN公司又收購VirtualIron公司,EMC公司18億美元競購DataDomain,英特爾8.84億美元收購軟件和測試公司 WindRiver,松下電器45億美元收購三洋電機等等。
中國電子制造業和軟件業也都把并購作為2009年的工作重點。如浪潮公司收購全球存儲器領先企業奇夢達西安研發中心,長電科技公司參股新加坡先進封裝企業APS公司;用友、金蝶等大型ERP軟件公司也加快了并購中小ERP公司的步伐,如用友公司用576萬元收購用友華表公司私人持有的28%股權,與此同時還收購了5家小公司。
國際產業競爭激烈 貿易摩擦頻發
自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各國都把貿易救濟作為應對本國危機的一個重要手段,紛紛采取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以及各種專利訴訟遏制別國產品進入。據世界銀行統計,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各國推出或擬推出的保護主義措施大約有78項,其中47項已付諸實施,貿易保護呈現多樣化、隱蔽化、范圍廣等特點。
貿易保護的方式更加多樣化,包括兩反兩保(反傾銷、反補貼、一般保障措施、特殊保障措施)、提高進口關稅、設立技術性貿易壁壘等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在刺激經濟增長的方案中提出優先購買本國產品的條款等。
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09年前3個季度,中國遭遇19個國家和地區的貿易救濟調查共 101起,涉及金額116億美元。這是2002年以來中國遭受貿易調查首次突破100起大關。中國是世界電子信息產品制造大國,在國際金融危機下成為各國采取措施的主要對象。2009年,美國已對中國發起了至少 7起“ 337調查”,涉及顯示器、打印機、閃存、照明設備等多個行業領域。例如,2009年12月,應日本先鋒公司和美國凱新達電子有限公司的申請,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對多媒體顯示器及導航設備、系統及零件以及其同類產品啟動“337調查”。中國商務部公平貿易局統計顯示,隨著我國出口結構的不斷調整升級,“337調查”也在逐步升級,涉及的行業越來越集中于電子領域等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和在美國市場份額逐步擴大的高端產業。
各國出臺應對危機政策
美國雖然沒有出臺專門針對信息產業的政策措施,但奧巴馬在2009年2月簽署的總投資額為7870億美元的《2009年美國復蘇與再投資法案》(ARRA)中,約有1200億美元投向科技領域,用于支持高新產業的發展。其中涉及信息產業的政策包括美國寬帶網絡擴建(約投資72億美元)、醫療信息化領域(約投資190億美元)、智能電網和智能交通等。
日本總務省在2009年2月公布了“日本ICT新政”,目的是希望通過ICT相關投資的增加等具體推動措施,在3年內創造出數萬億日元規模的 ICT相關市場,在2015年創造出約100萬億日元規模的市場。“日本ICT新政”提出要維持領先的寬帶基礎建設,提高國民上網的便利性;加快建立創新型電子政府和國家數字檔案,使政府工作效率化。
歐盟委員會2009年3月提出了ICT研發與創新戰略。該戰略提出要繼續支持ICT研發,增加投資,并要求歐盟增加世界級信息和通信技術研究創新機構的數量,使研究創新工作更有吸引力,縮小與競爭對手的差距。
韓國政府2009年9月發布的《IT韓國未來戰略》是李明博政府上臺后首次提出的信息產業綜合發展藍圖。計劃未來5年內投資189.3萬億韓元,發展信息產業5大核心戰略領域。其主要內容是:實現信息產業與汽車、造船、航空等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全球化標準的軟件業,取得并保持半導體、顯示器和手機3大領域世界領先位置,推廣無線寬帶、交互式網絡電視、立體電視的發展,構建超高速寬帶網絡等。
中國2009年4月出臺了《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明確了今后3年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基本原則、目標、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隨后,中央各部委相繼出臺了積極推動規劃落實的政策措施,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開始快速實施。這些政策措施的出臺和實施,極大地促進了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的企穩回升。
相關鏈接:應用需求帶動五大熱點
物聯網 2008年年底,IBM提出“智慧的地球”計劃,得到了奧巴馬政府的積極響應,把其作為美國信息化戰略的重要內容;日本于2009年8月提出i-Japan構想,并將物聯網作為其重要內容,推動日本信息化進程;歐盟于2009年6月提出物聯網行動計劃,側重強調信息的安全應用,以更好地利用信息;中國在溫家寶總理8月考察無錫后,制定了“感知中國”的發展計劃。
云計算 目前,Amazon、IBM、HP、Google等主要廠商均提出了不同版本的云計算解決方案。微軟亦于2008年發布了完整的云計算平臺WindowsAzure,并于2009年12月宣布將在2010年1月1日起開始商用。
觸摸屏 觸摸屏作為近兩年市場上的熱點產品,已被廣泛應用于手機、PDA、掌上游戲機、MP3、導航系統、ATM提款機等,使用戶體驗到觸控的便利。2009年10月微軟正式發布的Windows7中,觸控技術開始首次登陸PC操作系統,也成為Windows7的一大亮點。
上網本 2009年,智能終端產品的發展繼續保持多元化的態勢,除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移動娛樂終端以外,“上網本”成為熱銷產品的典型代表。據市場研究公司DisplaySearch的統計,2009年第一季度上網本銷量近600萬臺,接近全球筆記本計算機銷量的1/5。
高清顯示 平板顯示技術在不斷演進,采用發光二極管(LED)做背光源的LED液晶電視,由于具有更省電、環保、色彩更真實、壽命更長的優勢,已經成為平板顯示的新趨勢。目前,三星、索尼、LG電子以及中國的海信、創維、康佳、TCL等廠商都推出了LED液晶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