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0-01-22 13:43
近年來,氣候變化問題的嚴峻性迫使世界各主要經濟體紛紛制定溫室氣體減排目標,推動“綠色經濟”發展和相應的產業變革也因此成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解決可持續發展問題時面臨的共同課題。日前,在維也納召開的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大會上,亞太地區作為世界上“綠色經濟”增長最快、市場潛力最大的地區,被視為未來促進“綠色工業”發展的推動器。
過去30年,亞太地區經濟快速發展,在降低貧困人口方面取得的成就引人注目。從上世紀70年代中期至2004年,亞太地區貧困人口從50%以上迅速下降到18%。但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資源需求和消耗也大幅增長,溫室氣體排放量也急劇增加,引發了世界對亞太地區經濟增長模式可持續性的廣泛關切。
工發組織總干事云蓋拉強調,推動“綠色工業”的發展將成為亞太地區確保經濟、社會和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應對方式,特別是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一些亞太國家和地區出臺的經濟刺激方案,加大了對“綠色工業”的投資力度,以便在復蘇經濟的同時緩解氣候變化的壓力。迄今,諸多成功的實踐表明,亞太地區的發展經驗可以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借鑒。
工發組織的地區“綠色工業”發展報告顯示,亞太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刺激計劃中相當大份額的投入與“綠色工業”相關,在實現溫室氣體減排的同時,通過推進“綠色工業”發展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其中,韓國經濟刺激計劃總投入的81%用于鼓勵提高能效,以及水資源和廢品管理等與“綠色工業”相關的發展計劃。
目前,全球“綠色產品”和“綠色服務”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1.3萬億美元,未來12年還將翻一番。在過去10年中,亞太地區的“綠色經濟”市場增長最快,中國和印度的年均增幅分別達到了12%和14%,未來這一增長還將加速。同時,亞太地區的“綠色工業”投資也在迅速增長。2006年—2009年,亞太地區清潔能源投資年均增速超過了40%。2009年,亞洲開發銀行對外貸款和投資總額達到14億美元,其中8.7億美元是對清潔能源的投資。
值得一提的是,亞洲正在成為與太陽能、風能產業相關的“綠色產品”全球最大生產地區。2008年,亞太地區對風能的投入最大,達到518億美元;其次是對太陽能的投資,也達到了335億美元,較前一年增長49%。如此巨大的需求、市場和投資無疑為亞太地區“綠色工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保障,特別是借助國家經濟刺激政策帶動的一輪由政府規劃的“綠色產業”和“綠色技術”開發熱潮,使得亞太地區“綠色經濟”規模快速增長,并由此帶動了一系列相關產品和技術的創新,加速了亞太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產業升級的步伐,其“綠色工業”的國際競爭力也將隨之大大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