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0-01-19 09:13 來源:人民網
1月18日電 “神舟飛船”、“長征火箭”是為國人熟知的航天成就,也是中國航天事業經過五十多年的發展形成的重要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而今天,他們還成為市場化方式推動中國航天產業發展、推動航天產業資本與市場資本融合的“名片”。
航天產業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創立慶典上午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作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大力推動航天高技術戰略性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融合、服務國民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資委、國防科工局、證監會、保監會等國家有關部門領導,北京市政府領導,及有關中央企業、銀行、金融機構領導出席。
“航天產業基金”是國內首只專注于航天產業發展的股權投資基金,基金投向主要集中在航天產品、航天技術應用產業、航天服務業及其相關領域,采用有限合伙制封閉式人民幣股權投資基金的形式。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依托航天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作為投資主體,聯合北京市亦莊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海淀區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中國中信集團公司,以及北京航天產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發起,預期募集資金規模200億元人民幣,首期即募得30.3億。其中北京航天產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該基金的普通合伙人,負責承擔航天產業基金的投資運作和管理事宜。
【規模化——新型戰略產業的代表 已獲相關政策支持】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表示,國務院近日已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加速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有關意見的報告》,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大力加強統籌空間資源、地面系統和衛星應用的空間基礎設施和地面應用系統建設,形成比較完善的航天產業發展基礎設施,保障衛星應用的業務化需求和航天產業的市場化發展,全面提升航天產業的創新和產業發展能力”。
張曉強認為,在我國大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重要關口,航天產業發展面臨重大的戰略機遇,也必將成為推動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力量。他指出,引入社會多方面資源共同促進航天技術應用已成為推動航天產業發展的有效途徑,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資本市場也對這一充滿生機的領域倍加關注。航天產業基金的創立,是戰略性高技術產業為加快產業發展積極探索、扎實推進又邁出的重要一步。
【專業化——航天產業蘊含大量“技術金礦”等待開采】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黨組成員、總會計師吳艷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對投資人來講,中國航天蘊含了大量的“技術金礦”等待開采。航天基金的投向將集中在航天產品、航天技術應用產業、航天服務業及其相關領域,重點圍繞宇航系統、衛星應用設備及產品、新材料與新能源產品、航天特種技術應用產品、產業基地等板塊進行投資。其中衛星制造及運營、太空生物都是“朝陽產業”,也是預期有高回報的產業,但是衛星應用一項的市場預期就達千億元人民幣。而低碳技術等社會急需的產業技術的發展也將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
【市場化——國有高技術企業的大膽實踐 具有示范作用】
財政部在給創立儀式發來的賀信中表示,財政部一直致力于通過政策和資金的引導促進我國高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的發展,用市場化的方式推動新興產業的發展,培育出新的支柱性產業,推進中國經濟產業結構的調整。航天產業基金是戰略性高技術產業自主發展的重要探索和有益實踐,航天產業基金采用市場化的募集和管理方式,符合未來社會資本支持產業發展的規律,值得肯定。
國資委也表示,航天產業基金是運用市場化方式運作和配置資源、集合多方資金推動航天高技術為國民經濟服務的有效方式之一,是國有高技術企業發展的戰略性選擇,具有示范作用。航天產業基金合伙人形成的大型中央企業—大型金融企業—地方政府國有資本經營平臺—地方國有企業這樣一種組合,也創造了國有資本共同發展的新典范。
來自航天產業基金的合伙人之一中信集團的董事長孔丹致辭時提到,我國航天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大批有著廣闊應用前景的技術和產品,蘊藏著巨大的投資機遇。航天產業基金是我國第一只專門投資航天產業的基金,既為金融資本提供了新的發展機會,也為航天產業提供了雄厚的資金支持,因此,這種結合是互利和雙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