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0-01-18 10:04 來源:博銳管理在線
編者語: “中國制造”固然體現了一國的實力,但“中國創造”更應該是一個民族走向強盛的標志。
中國制造為何要首先信賴可靠?
“中國制造”固然體現了一國的實力,但“中國創造”更應該是一個民族走向強盛的標志。
如果從消費學的角度來看,技術與品牌這兩個話題的確是息息相關的;但是從宏觀的經濟學角度來看,這又分別代表著商品流通的兩個不同環節。這里首先要分清一個概念,所提到的“技術”究竟是制造技術還是創新技術?“制造”與“創造”,雖一字之差,卻大相徑庭。
商品流通中有一個著名的“微笑法則”。即,處在谷底的是制造業,分別居于兩端的是研發和銷售。研發屬于商品的創造,銷售則是品牌的推廣;而制造僅僅是從創造到銷售的一個基本實現過程。三者本是各自獨立的。
在對技術要求最為嚴格的IT行業,同時也是技術變革與普及最為迅速的行業,不同地區、不同國家,擁有著不同的優勢。日本:作為半導體技術的誕生地,研發出了世界第一臺“便攜式電腦”:TOSHIBA;以及第一臺移動音樂播放載體:SONY Walkman;美國:作為世界上軍事裝備最為發達的經濟大國,不但擁有德州“硅谷”這樣的IT圣地;微軟、Yahoo、Google等公眾IT平臺也是貼著星條旗的標志與可口可樂、麥當勞一起占領了全世界。德國:日爾曼民族執著嚴謹的性格造就了世界上最為精準的制造技術,西門子就是精工品質的代表……
讓我們把目光再次回到亞洲,世界上90%的PC主板誕生于臺灣;85%的電腦機箱產自中國東莞。印度是世界上IT人才的輸出大國,軟件產業位居世界第一。而中國,長久以來就被認為是一個制造業大國,憑借豐富的勞動力儲備以及對自然資源的大規模低利用率的過度開發,中國商品制造的低廉成本是世界公認的。但中國高科技產品和品牌的國際占有率僅有幾許?
這并非自揭其短,僅僅是為了說明中國的“制造技術”絕不輸于任何國家。但是哪些又是我們的創造呢?
品質與品牌本身就是息息相關的,沒有過硬的制造工藝就不可能有優秀的產品,品牌的塑造也對產品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國際市場知名的名牌商品無不是通過優秀的品質來不斷地積累的。不顧及制造環節的短板,一味追求短期效應的品牌打造只會造成身敗名裂的嚴重后果。
品質可以通過嚴格的管理進行把關,品牌可以通過行銷手段來打造。無論是OEM的產品還是買斷技術的自主品牌,制造與銷售環節的不足都可以通過科學的管理來進行彌補。但是,如果沒有真正屬于自己的創新與研發,那么一切都只能是為他人做嫁衣裳,無法創造出享譽世界的中國名牌!
十年前,海爾提出了“中國造”,這一口號曾經激蕩起多少愛國人士的民族自豪感;可是十年之后的今天,海爾也在不斷的為自己尋找突破,不斷地研發新的產品和技術以適應越來越多元化的市場競爭。相對于依靠技術研發的眾多民營企業而言,“中國造!”可以作為一句自強不息的口號,但是不能帶領民族品牌沖出國際列強的包圍。研祥智能認為,民族品牌雖然植根于中國,但忌故步自封,更要將眼光放得長遠,把“制造技術” 轉化為“創造技術”才是中國品牌的出頭之日。
作為中國做大的特種計算機研發、制造、銷售型企業,研祥智能公司目前擁有國家級科研成果鑒定12項;已申請專利121項,發明專利67項,授權發明專利19項;軟件登記產品21項,為產業復興和民營企業自主創新的發展指明了出路。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伴隨著中國嵌入式產業的不斷成熟和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化大生產必然會要求嵌入式產業鏈上下游攜起手來,為市場提供科技領先和研發進度統一的產品。2005年12月研祥智能同國際著名IT企業英特爾公司簽訂的《英特爾—研祥智能嵌入式應用解決方案及產品和市場聯合開發一攬子協議》,代表著研祥智能與國際頂尖嵌入式供應商共同打造中國嵌入式產品市場第一品牌,并成為唯一在技術應用領域達到國際水平的中國企業。
從產品技術研發到生產制造,從行業解決方案的提供到民族IT品牌的推廣,研祥智能已經通過自身的實際表現向中國高科技企業以及眾多民營企業做出了表率,如今的研祥智能不僅僅是“中國制造”的代表企業;更是“中國創造”的先行者,是中國特種計算機行業內當之無愧的王者。
2006年底,研祥智能參與了《微型計算機國家標準》的制定,為推進行業的發展做出了帶頭作用。特別是當2006年位于深圳的研祥科技大廈建成之后,研祥智能已經擁有全亞洲最大的特種計算機研發中心,這里集中了國內最龐大的技術研發團隊,為中國IT行業的未來“創造”著新的篇章。
在研祥看來,“中國制造”固然體現了一國的實力,但“中國創造”更應該是一個民族走向強盛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