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10-01-12 10:47 來源:北京日報
北京交通大學產業安全研究中心近日發布的《2009中國產業外資控制報告》稱,近10年來,外資對中國第二產業即工業的市場控制程度穩步上升,平均控制率已接近三分之一,超過一般行業市場控制度的警戒線。
目前,中國的外資企業已多達60多萬家,世界500強幾乎悉數來華。外資主要通過市場控制、股權控制、品牌控制、技術控制等途徑對東道國的產業安全產生影響。在工業領域,外資對中國采礦業、電力、燃氣、水生產和供應業的市場控制度較低,而控制度最高的是制造業。近10年,外資對制造業市場控制度基本在30%以上,2005年至2007年達到35%以上。盡管2008年 這一數字有所下降,但仍高于30%。
以汽車產業為例,外資企業市場控制率1998年以來穩定在30%左右,股權控制率2006年已升至43.62%。無論是整車還是零配件領域,外資企業股權控制度都在上升,尤其發動機領域,外資股權控制度2006年高達78.26%,將對我國汽車工業安全造成一定危害。
鋼鐵行業,外資市場控制度2008年為12.9%;石化產業外資市場控制度18.8%;激烈競爭的紡織產業領域,外資市場控制率超過28%,其中服裝、鞋帽制造領域,外資市場控制度在45%至50%之間;輕工業產業外資控制率近10年也超過了37%。
特別值得警惕的是,電子信息產業外資企業對中國市場的控制度2004年以后均在80%以上,外資在該領域發明專利控制度平均達到36%。另外,作為經濟發展新的決定性因素,高技術產業總體外資控制度近幾年已經達到近70%的水平。
報告提出,中國必須建立引進外資的國家產業安全管理與預警機制,在保持吸引外資合理增長的同時,著力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并加大鼓勵外資實質性轉讓技術的政策支持力度。
國務院國資委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季曉南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出,當前產業安全面臨的最大危險是產品缺乏競爭力。中國出口依賴于簡單加工、低端產品賺取微薄利潤的模式不可持續,必須加強技術與管理的創新能力。
相關新聞——厲以寧:可適當增加黃金儲備
截至三季度末,中國外匯儲備達到2.27萬億美元。在中國產業安全論壇上,經濟學家厲以寧表示,為防范外匯儲備大幅貶值,中國外匯儲備概念應該擴大,可適當增加黃金儲備。
在中國龐大的外匯儲備中,美元資產占70%。但今年前7個月美元已經累計貶值13%。厲以寧認為,中國外匯儲備的幣種構成是歷史形成的,需要逐步調整,但變動幅度不能過大,因此在金價下跌時多購黃金,增加黃金儲備對保障我國外匯安全很有好處。他同時提出,從國家安全來講,外匯儲備應該既有外幣儲備,也有外匯資產儲備,如在國外收購土地、礦山、效益好的企業股票等。
據統計,美國黃金儲備長期保持在8000多噸的水平,占外匯儲備的比例為75%。而中國黃金儲備目前僅1054噸,占外匯儲備的1.4%。國務院國資委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季曉南分析,將我國部分外匯儲備轉換成黃金儲備,可以對沖美元資產貶值的損失,緩解外匯儲備風險。
不過,通過金融機構大幅收購黃金,很可能推動金價大漲,從而提高我國黃金增儲的成本。因此,季曉南建議,增加我國黃金儲備應該以企業為主渠道,增持礦產資源性黃金和商品性黃金再轉換為金融性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