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形之手與無形之手 低碳經濟領域緊握
http://www.kblhh.cn 2009-11-25 09:25 來源:全景網
市場的無形之手與政府的有形之手似乎一直是經濟生活中的一對矛盾,但在低碳經濟這一特定領域內,這兩只手卻應當緊緊地握在一起。
無論是產生清潔電力的光伏發電領域,還是大容量儲存電力的鋰離子電池領域,抑或是高效利用電能的LED領域,在現有條件下,市場之手的功能并不能得到很好的發揮,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市場之手還會阻礙這些新興低碳行業的發展。而如果能對政府之手恰當加以運用,市場之手將可以在正確的方向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目前,光伏發電成本仍大大高于傳統能源發電;以電池技術為核心的純電動車市場未來運營模式遲遲未定;LED走入尋常百姓家也遙遙無期。這一切都無法在短期內通過市場之手來加以解決。但是,我們已經沒有太多時間,先進國家已經擁有全面的技術優勢、發展中國家承擔二氧化碳減排義務的巨大壓力促使我們無法等待這些市場的自然成熟。
曾經供職于福特汽車的上海大郡自動化系統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性怡對此有著清醒的認識,他認為以磷酸鐵鋰電池為主要動力的電動車將在未來3至5年內進入黃金發展期,但是由于目前市場規模過小,許多行業內的企業無法較快實現成本的合理化,而唯一合理且現實的方法就是“由政府幫助企業擴大市場、降低成本。”
這種呼聲并不來自于他一個人,也不僅僅來自于動力電池行業。光伏企業正期盼著各省光伏發電上網電價的確定;LED照明行業的企業們更是把政府當作衣食父母,因為目前為止LED照明行業最主要的應用仍是以市政工程為主的建筑照明領域。
顯然,急待發展的低碳經濟產業是急需政府有形之手推上一把的。不過,這手也不能亂伸,要保證產業結構的健康還需要政策的合理調節。在這種盲目的發展沖動下,政府的有形之手很容易失去對方向的掌控而僅剩下強悍的推動力,而這種蠻力只會嚴重透支低碳經濟未來巨大的發展潛力。
前不久,發改委公布的產能過剩行業中,赫然出現了風電設備,多晶硅等低碳新能源產業。事實上并不是多晶硅行業產能都過剩了,而是產業結構不合理,導致低端產能過剩。江西賽維總裁彭小峰告訴記者,80%高端光伏產品還依賴進口。如果沒有有序的規劃和控制,各地重復建設難以避免。
以純電動汽車為例,一些地方政府甚至將低端的電瓶車當作電動車來發展。對此,國家發改委汽車專家組組長張書林表示:“由于目前我國電動汽車的發展戰略不明確、部分配套政策不足,導致了一些地方盲目發展。”
在低碳經濟的各行各業中,政府有形之手的建設性作用早已成為人們的共識。只有當有形之手與無形之手緊緊相握,低碳經濟及其各個子行業才有可能取得決定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