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09-10-21 15:32 來源:中國能源報
最近一段時間,關于山西省煤炭企業整合的報道層出不窮,關于“國進民退”的討論也愈趨激烈。人們之所以對此如此關注,是因為煤炭是關系我們日常生活的重要能源,同時也是影響環境質量的重要因素。而煤炭也是“資源詛咒”表現得更明顯也更嚴重的領域。
所謂“資源詛咒”是經濟學中一個經典命題,指的是自然資源豐裕國家或地區與其不良經濟發展現狀的相悖現象。即豐裕的自然資源并不一定會導致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反而更多情況下與經濟增長負相關。這一理論在我國省際和區域經濟發展層面也得到了驗證。改革開放以來,煤炭資源豐富的地區,如山西、內蒙古、黑龍江等地,其經濟績效遠不如自然資源貧乏的廣東、浙江、江蘇等地。這表明,在現代經濟條件下,豐裕的煤炭資源不僅存在強化比較優勢的積極作用,同時有弱化比較優勢的消極作用。
破解“資源詛咒”的途徑,主要是通過提高煤炭資源豐裕地區全要素生產率來影響經濟發展,堅強智能電網是一個不錯的方向。它深刻影響資源開采、發電、輸電、配電、售電、用電和調度等電力工業全部環節,進而通過提升煤炭企業管理和技術創新水平、提高煤電基地全要素生產率、提高煤炭集約化開采水平、促進節能和減輕煤炭開采壓力等途徑,破解煤炭資源豐裕地區的“資源詛咒”。
堅強智能電網可以為煤電聯營的長期穩定提供可行保障,穩定煤炭需求、確保電力供應,促進煤炭資源集約開發和就地轉化,提高煤炭開采和綜合生產效率,從而優化煤炭資源開采機制,引導煤炭企業展開合理有序競爭,促進煤炭產業的技術升級和裝備改造;有利于煤炭資源主產區以煤電基地為依托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統籌解決煤炭資源、水資源、環境容量等一攬子問題,減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促進煤炭資源豐裕地區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能夠為大型煤電基地的電力送出提供有力支撐,促進大型坑口電站和大型高效清潔燃煤機組發展,從而提升大型煤電基地的綜合利用效率和規模經濟效益,為節能減排深度挖潛和“上大壓小”騰出發展空間。
堅強智能電網可以使煤炭主產區借助電力外送積累足夠的發展資本,緩解煤炭資源主產區經濟發展對煤炭資源開采的路徑依賴,有助于提高政府管理和制度創新能力,從而騰出手來大力發展非資源型接續主導產業,為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和可持續發展優勢提供了新途徑;能夠帶動煤炭企業和新興產業快速發展,通過煤電一體化經營提升煤炭企業的管理水平和技術創新能力,促進煤炭開采和發電輸電等相關高新產業、制造業和服務業發展,從而延長煤電聯營產業鏈條和創新能力,吸納高級技術和管理人才,為資源型城市轉型提供產業載體和人力資本儲備;可以促進煤炭資源供應地與能源消費地區之間構筑新型經濟合作關系,促進煤電價格體制和投融資機制形成,引導能源消費地區和發達地區資本向煤炭資源豐裕地區有序流動,為煤炭資源地區經濟轉型升級提供充足資本保障,縮小區域經濟發展差距,同時緩解能源運輸壓力。
堅強智能電網允許多種清潔能源發電并網接入,在提高電網統一性和可靠性的同時優化電源裝機結構,促進電力供應結構多元化發展,降低煤炭資源開采的外部需求壓力,為大型煤電基地落實節能減排提供更為寬松的空間,有利于國家能源戰略的實施和實現;能夠自動均衡高能耗產業和居民生活用電之間的用電需求波動,改善需求側用電波動的可預測性,大力提高電網調度調配效能、減少輸配環節損耗,從而緩解電力供需矛盾,間接地減輕煤炭資源開發的驅動力;信息化終端能夠實現電網與用戶之間的互動感知,提高用戶節能意識,并為建筑節能、居民生活節能和智能社區建設的深入推進提供堅強保障和技術支撐,從而緩解電源開發建設和煤炭資源開采的引致需求壓力,從技術層面深入貫徹執行節能減排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