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09-10-21 15:18 來源:中國能源報
編者語:新能源發展至今,在取得可喜成績的同時,也逐漸暴露出很多問題。其中關乎全局、根本性的問題就是應更多以審批、定價等計劃手段來調控管理,還是更多靠市場手段來解決問題。太陽能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成功地進行了一次招投標,開創了良好的先例,但至今卻沒有了下文。業內人士預期的光伏發電標桿電價遲遲無法出臺,這其中的緣由是什么,阻力在哪里?
4元電價令人瞠目
隨便問一位新能源的業內人士,光伏上網電價現在是多少,相信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1.09元/千瓦時。不錯,這個數字是今年早些時候甘肅敦煌10兆瓦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的最終中標價格。然而,這只是眾多光伏上網電價中的個案。
據可靠消息,就在上述競標結果塵埃落定之后,國內一些項目,如上海、甘肅等地確定的光伏上網電價竟然高達4元/千瓦時。1.09元/千瓦時價格確定的意義幾乎蕩然無存。
電價制定缺乏依據
眾所周知,新能源要想在現階段得到長足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扶持。這就像在孩子未成年時得到父母的精心照料一樣。但眾所周知,培養子女成才,絕對不能嬌生慣養,老是捧著抱著,孩子是學不會走路的。光伏上網電價高達4元/千瓦時,無異于天天抱著個小寶貝,政府有多少財政資金可以維持這種程度的投入,要投入到什么時候,光伏發電產業才可以真正地站起來,成為我國自主發展的產業。
4元/千瓦時是如何制定出來的、這個價格是否合理,都是值得探討的問題。敦煌項目中標價格即使只代表了一小部分國內先進企業的水平,稍微落后一點的企業上網電價也不至于達到將近4倍的水平才能盈利。
那么,太陽能產品生產企業是如何看待4元/千瓦時的價格呢?記者采訪了生產單晶硅等太陽能產品的河北晶龍集團董事長靳保芳,他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說:“根據我們的測算,1.2元/千瓦時的光伏上網電價比較合理。”此外,我國第一個10兆瓦荒漠式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中節能尚德石嘴山50兆瓦太陽能光伏電站一期10兆瓦項目已經啟動,據中節能投資公司副總經理李龍生介紹,“這座光伏并電站的并網電價為1.09元/千瓦時,年均收益率為8%,12年左右就可收回投資成本?!笨梢姡?元/千瓦時的上網電價確實有些離譜。
相關部門不愿放棄定價權
其實,出現4元/千瓦時的上網電價,表面上是政府的扶持力度偏大,究其真正原因,還是計劃與市場的博弈。這里的“計劃”具體是指政府相關部門對提供光伏發電這項服務的定價權。讓其放棄定價權談何容易。
政府對某些特殊商品定價都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如一些壟斷商品和公共產品等,以保證這些特殊商品的有效提供。且不論太陽能光伏發電服務是否需要政府定價,即使在一定階段內需要,也應有一定的定價規則,并且根據規則制定出的價格仍然要回到市場競爭中去檢驗。
風電的標桿電價的形成過程已經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在多次競爭性招投標的結果中摸出了風力發電的平均成本,根據這些數據制定出的標桿電價才是有利于風電健康發展的價格,并且這個價格也僅僅是一定階段內的,還要繼續經過市場競爭來修正。反觀太陽能光伏發電,敦煌10兆瓦項目已經成功地實施并開花結果了,是個良好的開端,但到現在為止,似乎有點虎頭蛇尾,沒有下文了。
光伏標桿電價近期難出臺
記者了解到,現在很多業內人士都預期,光伏上網標桿電價將在年底公布,而了解內情的人是不會這樣認為的。原因有兩點:第一,標桿電價是在進行多次競爭性招投標的基礎上形成的,而太陽能光伏上網電價只進行了一次,其基礎還不夠牢固;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定價權顧名思義是一種權力,放棄既得的權力,不是太容易,市場化改革知易行難,需要一個艱苦的過程。
近日,記者從國家改革委了解到,光伏發電上網電價的制定機制又有了一些新的變化,即利用財務模型來確定,財務模型測算的最新結果是1.2元/千瓦時。與4元/千瓦時的價格比確實有了進步。但仍然要經過市場的檢驗和修正,并且也沒有完全脫離政府直接定價的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