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09-10-15 09:22 來源:新華社
最近,國務院連續召開3次新興戰略性產業發展座談會,聽取經濟、科技專家的意見和建議。這一不尋常的舉動,向外界傳遞了一個重要信息: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發展新興戰略性產業,不希望錯失當前這個最好時機。
世界經濟史表明,每一次大的危機往往伴隨著科技的突破,進而推動產業革命,催生新興產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去年9月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表面上是發達國家金融監管缺失造成的,實際根源在于現有的科技、產業發展進入了一個衰退期。通過新的技術變革,培育新的主導產業,是引領經濟走出危機的根本途徑。
歷史也同樣表明,在危機中善于抓住機遇的國家,往往會率先復蘇并占據新一輪發展的制高點。英國曾伴隨工業革命而崛起,美國則依托二次科技革命而長期占據頭號強國的位置。
歷史上,我們曾錯失過科技革命的機遇,這一次再也不能坐失良機,否則今后在新興產業上只能“跑龍套”。當前,我國經濟正處在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發展新興戰略性產業既能促進消費、增加投資、穩定出口,也是調整結構、提高國際競爭力的現實切入點。
機遇垂青有準備的人。在這一輪搶占經濟制高點的競爭中,我們與世界各國處在同一起跑線上。在富有希望的新興戰略性產業領域,我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部分產業還扮演著“領跑者”角色。可以說,我國完全有能力在若干關系長遠發展的領域搶占制高點,使經濟走上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軌道。
機遇青睞有眼光的人。確定新興戰略性產業,直接關系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國家安全,選對了就能跨越發展,選錯了就會貽誤時機。選擇新興戰略性產業,要有國際視野和戰略思維,要兼顧一、二、三產業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統籌規劃產業布局、結構調整、發展規模和建設時序,在基礎最好、條件最優的領域率先突破。(文·周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