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09-09-21 09:53 來源:東方早報
國際主要的能源巨頭都在加速布局“智能電網”這個最有發展和想象空間的市場。“西門子預計在未來五年內,該市場所帶來的商機約達300億歐元。西門子的目標是實現年增長率7%,在智能電網業務領域的市場份額達到20%。”西門子能源業務領域配電集團首席執行官柯瑞庭(RalfChristian)對早報記者表示。
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 執行副總裁、能源業務領域總裁馬德(AndreasMatthe)則表示,預計本財年內公司智能電網業務訂單將達10億歐元。
西門子方面透露,將在今年10月1日正式收購智能儀表和能源專家Energy4U結算公司60%的股權,這意味著西門子大大加強了其在智能電網產業 鏈中“軟件”方面的能力。
9月18日,在西門子位于上海閔行區的輸配電設備生產基地,西門子能源業務領域的兩位負責人接受了包括早報記者在內的數家媒體就“智能電網”方面話題的專訪,首次系統性地談及西門子在智能電網的一些看法和目標。
已和國家電網有合作
東方早報:目前,“智能電網”已經在包括美國、歐洲還有中國作為一個戰略性規劃開始全面付諸實施,但目前還尚無統一的規范,那么西門子對“智能電網”的理解是什么?
馬德:智能電網發展的主要驅動力,首先是不斷增加的能源需求,特別是對于大城市、特大城市而言;其次就是保護環境和推動可持續發展,特別是怎樣進一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節省我們的能源。當然還包括能源的可獲得性或者是價格可承受性,還有一點就是能源的安全性。
現在我們的電網結構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原先的單向能源流動,變成了一種多渠道的能源的輸送和流動。比如將太陽能和風能并入到我們的電網當中,另外還包括電力驅動的交通工具電動汽車 ,這些都需要實現一種雙向的交互性。
智能電網市場包括三大要素:智能計量(智能計費)、電網智能化(網絡基礎設施及其控制)以及公用事業的信息技術應用(智能數據管理)。到2020年通過使用智能電網可減少10億余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東方早報:中國政府也提出的智能電網三步走的推進,西門子認為在中國的發展階段中,存在多大的商業機會?目前是否已經在與中國有相關的前期研發與項目的合作?
柯瑞庭:在過去的10年里,歐洲或德國智能電網的發展程度已經很高,我們已經在很多可再生能源并網方面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和知識技術。現在美國對智能電網進行投入,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舉措。
馬德:西門子是全球第一個擁有800kV的高壓直流輸送的應用的公司,我們和南方電網在“云南-廣州”這個項目上已經使用了高壓直流的系統,另外和國家電網方面也有在向家壩的應用。
一方面我們在中國已經有了實實在在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提供給客戶,另一方面我們也和客戶一起進行一些概念上的研發,我們在南京和上海都有研發機構來進行這些工作。
輸電容量非常受關注
東方早報:像GE和IBM這樣的公司都在做相關的智能電網的技術,大家將同臺競技開發這個市場?另外西門子未來5年的市場目標是20%,剩下的就屬于其他公司了?
柯瑞庭:現在全球市場有50多家企業在智能電網領域都相當活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們也不可能拿到全部市場份額,能有20%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如果從各家的的專長來看,IBM比較側重的是在IT解決方案方面。而我們的產品組合很全面,包含了能源、網絡、基礎設施方面的軟件。實際上在智能電網解決方案上,GE這樣的公司僅僅只是在某一部分方面的應用,并不足以涵蓋包括發電、配電等全產業鏈的能力。
東方早報:西門子在中國智能電網市場上未來會有哪些挑戰?
柯瑞庭:對于所有國家都是很難的決定,因為需要投入大量資金。
馬德:現在在中國非常受關注的一個問題是輸電容量的問題,包括怎么樣把中部和北部的可再生能源進行大規模的傳輸。另一方面像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用電網絡中確保能源供應和高質量也需要像智能電網這樣的解決方案來支撐。(東方早報 李曉輝)
國電南瑞搶食智能電網2000億蛋糕
胡兆光:全年電力需求增速將至4%
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副院長胡兆光在中國能源報與電力思客網聯合主辦的“現代電力市場與穩步推進電價改革理論研討會”上表示,今年全年我國電力需求增速約4%,可能達到35653億千瓦時。
胡兆光認為,如果從10月份開始我國用電量增長就保持在兩位數,到12月份用電量增長有望達到14.3%-15%或更高,這主要是由于去年年底電力增速比較慢,甚至為負,基數比較低,因而今年年底的增速保持在兩位數以上是有可能的。
根據胡兆光的研究,發電量增長和GDP呈現以9年為周期的波動。“此次經濟滑坡是受到金融危機和我國經濟自身周期的雙重影響。”胡兆光認為,我國經濟增長呈現“V”型反彈,底部已經基本走出。
從中長期看,胡兆光表示,到2010年,我國電力需求將達到38500億千瓦時,2015年達到56000億千瓦時,2020年達到75000億千瓦時。根據其提供的我國“十二五”期間電力供需指數,今后幾年我國電力需求都將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到2015年左右實現供需平衡。
自2000億的智能電網建設計劃出爐之后,第一家電氣設備類企業公布了有關這一領域的投資計劃。國電南瑞(600406)21日公告稱,公司擬以不低于30.94元/股的價格向不超過十名特定投資者定向增發不超過2600萬股,募集資金凈額預計將不超過7.6億元。根據公告,此次募集的資金主要投向與智能電網相關的項目。
5.75億投向智能電網項目
公告顯示,國電南瑞此次增發所募集的資金將投向六個項目,其中除了投資7500萬元建設城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調度決策系統,以及投資1.1億元建設城市軌道交通列車自動監控與計算機聯鎖系統外,均與智能電網有關。
這些項目包括投資1.2億元建設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投資1.67億元建設智能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及配套產品,投資1.68億元建設風電機組控制及風電場接入系統,投資1.2億元建設智能配電網運行控制系統,合計將投入5.75億元,占此次募集資金總額的75.6%。
公司董秘方飛龍此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采訪時介紹,公司的主要業務基本都服務于電網建設,目前正在加大對該領域的投入,另外也有部分業務涉及軌道交通等商業領域,公司在該領域也做到了全國領先水平。
國電南瑞的業務板塊包括電網調度自動化、數字化變電站、農村電網自動化和軌道交通電氣自動化等,其中,電網調度自動化是公司的優勢業務,去年該業務的收入比重占到32%,毛利比重占到了38%。智能電網建設涉及到公司目前的絕大部分業務,而公司在電網調度、變電站自動化等方面的市場份額比較高,預期公司將明顯受益智能電網建設。
國電南瑞認為,此次增發將使公司能夠在智能電網新技術發展、新技術引領方面做好切實的準備,在前景廣闊的智能電網相關產品市場占領制高點,進一步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鞏固、提高行業地位。同時,還有助于公司抓住我國軌道交通建設快速發展機遇,延伸公司在軌道交通自動化領域的產業鏈,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提升國電南瑞在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