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09-08-27 10:39 來源:網絡
作為山東最大的發電集團,魯能集團已將其絕大部分山東省內的發電資產以66億元的價格售予華能集團,但其在省外的裝機容量仍達662.75萬千瓦。這是魯能集團在21日發布2009年第一期中期票據募集書中披露的信息。
裝機容量下降4成
經過多年發展,魯能集團已經形成了發電、煤炭、房地產、鋁產業以及港運物流等5大產業格局。截至2008年末,魯能集團擁有可控裝機容量1239.3萬千瓦,權益裝機容量908.28萬千瓦。2008年,公司可控機組發電量571.7億千瓦時,上網電量526.97億千瓦時,主要銷售區域包括山東電網、華北電網、南方電網、山西電網以及新疆電網等。
魯能集團2006年私有化改革失敗之后,于2007年被重新收歸至山東電力集團(國家電網全資子公司)旗下。此后,在山東境內出現了“廠網一家”的情形,這被認為是不符合電力體制改革中“廠網分離”的原則。因此,在魯能集團被山東電力收購后,國家電網就一直在醞釀剝離其發電資產的方案。
而據魯能集團披露,國資委在今年2月4日批復,同意魯能集團將山東省境內除沾化電廠外的所有發電資產以協議轉讓的方式轉讓給中國華能集團公司,總轉讓價款66億元。截至6月末,轉讓資產全部完成交割,魯能集團已經按照合同約定收到52.8億元轉讓價款。
據了解,此次被轉讓的發電資產包括煙臺八角熱電有限公司、山東濟寧運河發電有限公司、山東長島風力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山東臨沂發電有限責任公司、魯能泰山電纜電器有限責任公司、山東聊城魯能熱電有限公司、臨沂魯能熱力有限公司、山東魯能榮成風力發電有限公司、東營魯能風力發電有限公司、煙臺黃海熱電有限公司、煙臺渤海熱電有限公司等。
魯能集團發電裝機容量因此減少516.6萬千瓦,其總裝機容量由去年的1239.3萬千瓦降至722.7萬千瓦,其中山東省內裝機容量60萬千瓦,山東省外裝機容量662.7萬千瓦。
有業內人士分析,國家電力體制改革之所以實施“廠網分離”,是為了避免電網企業同時掌控發電企業,妨礙發電企業之間公平競爭。魯能集團雖為國家電網的間接子公司,但其直接股東是負責山東電網系統的山東電力集團,其在山東省內更容易造成競爭不公,但在省外這種嫌疑就比較小了。因此,在剝離了山東省內的發電資產后,魯能集團在省外的發電資產可能得以保留。
保留省外發電資產
魯能集團2009年第一期中期票據募集書中披露的信息也顯示,電力生產和開發仍是其最核心的業務,其在省外發電項目的建設仍如火如荼,這也間接證明魯能集團將保留其省外發電資產。
魯能集團本期中期票據將于8月28日發行,發行金額30億元,期限5年。
對于此次募集資金的用途,魯能集團稱將主要用于補充流動資金、調整債務結構以及滿足項目投資建設的需求。其中,15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項目投資建設將使用4億元,剩余11億元用于償還部分成本較高的銀行貸款。
除了大量募集資金用于發電之外,魯能集團還披露公司目前有包括內蒙古、云南、新疆等地在內的8個在建發電項目,總投資額達18.74億元。
此外,本次轉讓的山東省內的發電資產并非魯能的優質產能。魯能集團稱,隨著山東省內發電資產的轉讓,公司60萬千瓦及以上機組容量占總裝機容量的的比例由48.4%提升至83%,且大多都定位于大型煤電一體化基地或坑口電廠,用煤有保障,抗風險能力強。
魯能集團還表示,在未來電源行業方面,公司將優先選擇在坑口、路口、港口、電網支撐點及特高壓電網樞紐建設電廠,重點抓好煤電、港電一體化項目的開發,加快山西、陜西、云南、內蒙、寧夏、黑龍江、新疆、蒙古國等煤電基地和福建港電基地開發。這些都顯示出,魯能集團在電力業務方面仍抱有勃勃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