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09-08-17 15:20 來源:中國工業報
編者語:作為我國重型機床的老生產基地,齊二機床在我國數控機床發展史上已形成獨具特色的重型數控產品優勢,產品廣泛應用于國防建設、航空航天、造船、汽車、能源等重點行業,為國防建設、基礎工業提供了大量關鍵設備。
目前,我國高檔重型數控機床95%依賴國外進口。為加強與國外同行競爭優勢,解決我國在發展高檔重型數控機床過程中的關鍵、核心問題,齊齊哈爾二機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二機床)提出全面實施發展高檔重型數控機床產業化技術改造項目。
據悉,整個項目完成后,企業新增銷售收入15.4億元,新增利潤1.6億元,利稅9000萬元。
屆時,齊二機床將建成世界級重型數控銑鏜床制造基地,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現代化企業。
巨資投入技改
作為我國重型機床的老生產基地,齊二機床在我國數控機床發展史上已形成獨具特色的重型數控產品優勢,產品廣泛應用于國防建設、航空航天、造船、汽車、能源等重點行業,為國防建設、基礎工業提供了大量關鍵設備。
然而,隨著技術日新月異的變化,企業不斷提升的研發水平與硬件設備、生產能力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因此,技術升級改造、產能的提升成為企業當前最為急迫的任務。
自2007年技改項目被正式列入東北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專項以來,一場大規模的重型數控機床產業化技術改造會戰在齊二機床悄然拉開了帷幕。技術改造項目累計投資達7.96億元,新建超重型加工裝配車間、自動鍛壓機大型加工裝配車間,遷建金屬板焊車間、油漆包裝車間等。改造新增建筑面積達4.13萬平方米,改造面積4230平方米。
盡管目前技改工程尚未全部完成,但齊二機產品系列的升級調整已取得顯著的成效。其重型落地銑鏜床類產品系列,已可以提供代表數控機床最高水平的五軸聯動產品;重型數控龍門銑鏜類產品目前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其中,與清華大學合作研制的大型龍門五軸聯動混聯機床被列為國家863計劃,已通過專家驗收;此外,引進日本、德國技術生產的數控多連桿機械壓力機,秉承了東、西方不同設計風格的精髓,得到了客戶的廣泛認可;引進瑞典制造技術生產的重型數控液壓機也達到了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據介紹,整個技改項目達產后,將新增高檔(高速精密)重型數控機床250臺、核心功能部件280臺(件)的生產能力,年均研發完成中高檔類新產品30種。該數控機床產業化基地項目的實施,將突破我國高檔重型數控機床產品生產瓶頸,打破西方國家的壟斷和制約,滿足國防安全和國民經濟建設的急需,并將加快我國機床產業結構調整、產品升級,提升國家基礎裝備制造的核心競爭力。
落地鏜笑傲群雄
在齊二機床重型機器加工車間里,今年新安裝的大型設備經過調試已開始運行。據介紹,整個技改項目中僅重型加工事業部就新添設備24臺(套),設備數控化率達到85%以上,全部設備到位后,齊二機床大型落地銑鏜床的國內產量、市場占有率、技術含量等指標都將成為全國第一。
在項目發展中,齊二機床還引進了德國高檔專用重型數控機床的設計制造技術,以提高工藝裝備水平和能力。其中,新添了重型數控精密導軌磨床、XK2860型重型數控龍門銑鏜床、重型數控精密落地銑鏜床、重型數控立車、數控臥式坐標鏜、數控成形磨齒機、數控精密齒條磨床、大型數控精密外圓磨床及內圓磨床、齒輪測量中心、數字式滾刀檢測儀等關鍵數控精加工設備及檢測儀器170臺(套)。同時,對主廠區供電、鍋爐房等公用設施及廠區道路、管網等也進行了適應性改造。
截至5月底,齊二機床技改項目累計完成投入4.5億元,安裝成型磨齒機、重型數控精密導軌磨床等國內外設備、儀器112臺(套)。廠區道路、管網改造、電力系統改造及鍋爐房改造等輔助工程也進展順利。目前,已形成高檔重型數控機床175臺的生產能力。
齊二機床引進項目辦主任茅龍海告訴中國工業報記者,整個項目預計在2010年6月全部建設完成,比計劃提前半年。
記者點評
通過搬遷改造,完成企業內部資源的優化重組,進行內部資源體系流程再造,構建全新的生產組織模式,形成新的產業布局,實現企業研發能力、制造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全面升級。這種“騰籠換鳥”的故事,在機床工具行業不乏少數。
作為國內最大的數控機床和數控加工中心生產企業,沈陽機床集團在重組以后著手搬遷改造工作。如今在沈陽市鐵西新區沈陽機床的廠區里,長長的綠化帶、高大寬敞的廠房、整齊的現代化生產線,與以往人們對機械加工車間嘈雜、凌亂、塵土飛揚的印象形成鮮明的對比。
據了解,搬遷改造以來,沈陽機床數控金屬切削設備達到95%以上,數控機床裝配面積提高2.4倍,并實現了數據傳輸無紙化和零部件配送物流化,大大提高企業制造能力和產品質量,為產業升級打下了基礎。在此基礎上,沈陽機床還形成了一套全球化研發體系,掌握了高速加工中心、五軸聯動加工中心、重大型數控機床等設計制造核心技術,近幾年自主開發的400余種高檔數控機床產品中,60%以上達到國際同行業先進水平。
而我國重型機床行業的骨干企業———武重集團面對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市場的風云變幻,企業綜合經濟效益依舊名列重型機床行業前茅: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18億元,同比增長30.5%,實現利稅1.22億元,同比增長5.24%。究其原因,除了技術創新投入機制———他們堅持每年拿出銷售收入的5%作為創新研發經費,更為重要的是,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武重集團適時實施了總投資22億元的整體搬遷改造項目,擴大的廠房、更新的生產設備、同步建設的企業信息化平臺,大幅提升了企業的技術研發和管理水平。去年7月,武重集團在新廠研制投產了國內首臺XKD2755型數控雙龍門四銑頭鏜銑床,在典型零件的直線加工上取得技術突破。新廠還為中國一重、二重等中央企業制造了一批數控重型臥式車床,滿足了國家核電重點項目建設的需要。
目前,已有12臺自制大型關鍵設備在武重新廠投產。
預計今年年底武重整體搬遷改造完成后,將成為國內加工設備最先進、規模最大、制造能力最強的數控重型、超重型機床研發制造基地和國際化加工協作基地,整體實力可以與世界同類一流企業相媲美。
在杭州機床集團,350多萬元的日本馬扎克加工中心已安裝在精機公司大件車間;能解決公司大型床身、工作臺加工瓶頸的國產12米龍門刨床已投產;磨削規格達440×1600mm的大型數控高精度外圓磨床以及自行設計的PMS-012大燕尾導軌銑床等都將投產;其它坐標鏜床、落地鏜銑床、大型龍門銑床、三坐標測量儀等設備,結合新的生產基地建設,在逐步實施中。加之,在諸暨建設的4000平方米大件加工車間,新置和搬入了一批大件加工設備也已投產,緩解了大件加工能力缺口。這些技改項目是杭機改制以來,為深度調整產品結構,為解決制約生產能力不足的難題而立項的,這使得杭機在金融危機面前穩住了陣腳,在高位平臺保持可持續發展的態勢。
記者認為,目前,我國正處于工業化的過程中,需要不斷通過技術改造提升產業發展的水平和層次,逐步建立加強技術改造工作的長效機制,逐年加大技術改造投入力度,穩定企業預期。作為“工業母機”的機床行業,應當率先深入開展技改工作,利用好政府技改資金,加快淘汰落后產能。事實上,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那些較早著手技改的企業所取得的成效已經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