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09-08-12 09:06 來源:揚子晚報
瑞士科學家近日稱,他們將在10年之內實現一項有史以來最具革命性的科學發明:用世界上最強大的電腦模擬人腦功能,從而讓機器也能擁有恐懼、喜怒和愛憎感,像人類一樣“思考”。然而倫理學家稱,這種“電子人腦”一旦發明出來,必將面臨一系列復雜的道德困境和哲學爭議,因為如果機器也擁有意識和感情,那么關掉“電子人腦”在某種意義上將形同謀殺!
打造“電子人腦”的計劃被稱做“藍腦計劃”,瑞士神經科學中心和大腦意識協會主任、計算機天才亨利·馬克拉姆教授是這一計劃的負責人。
在過去5年中,馬克拉姆和他的研究小組已經使用世界上一些最強大的超級電腦,來模擬宇宙中已知最復雜的“物體”——哺乳動物大腦的某些功能。上個月,馬克拉姆教授宣稱,他們計劃在10年內造出一臺“電子大腦”,從而讓機器人也能擁有人類一樣的意識、感情和喜怒哀樂!目前,馬克拉姆教授和他的科學小組正在用世界上最強大的計算機之一來復制和模擬人腦1000億個神經細胞的運動。
事實上迄今為止,還沒有一臺計算機或機器人能夠通過劍橋大學科學家艾倫·圖靈在1950年設計出來的“圖靈測試”,從而證明一臺機器也能夠“思考”。這一測試是讓一個測試者用電腦和兩個對象進行聊天交流,一個聊天的對象是模擬人類的計算機,另一個聊天的對象是真人。如果測試者無法判斷的兩個對象哪個是計算機,哪個是真人,那么這臺和他聊天的計算機就通過了“圖靈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