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09-08-07 14:22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上海方面認為,在第一代晶體硅電池的發展上,其他省市抓住了機遇迎頭趕上;而上海卻失去了發展先機。現在到了第二代薄膜電池階段,上海應抓住機會。據悉,上海太陽能產業發展的具體目標顯示,到2012年行業總產值達到300億元。
在各地紛紛推出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之際,上海也加入爭奪行列。
本報記者8月5日獲得的一份上報給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層的文件顯示,上海希望新能源能成為其下一步發展的新動力,并通過新能源的發展,促進上海產業結構調整。
上海市政府一位參與新能源規劃的人士透露,上海上半年內部已經開過兩次有關新能源的會議。“有一次,俞書記一直坐在座位上聽,記得很認真”。
按照上海方面的規劃,力爭到2012年,上海新能源產業重點領域總產值達到1100億元。
主抓太陽能
在上海,太陽能被作為其中的一個核心內容來推進。
本報記者獲得的上述文件顯示,上海方面認為,在第一代晶體硅電池的發展上,其他省市抓住了機遇迎頭趕上;而上海卻失去了發展先機。現在到了第二代薄膜電池階段,上海應抓住機會。
“這是推動上海產業的升級和競爭力的提升的需要。”文件說。
該文件同時認為,太陽能產業將能為上海經濟的持續發展提供基礎,“以國際領先的太陽能電池企業為例,其年均增長率都在50%-60%以上,初始投資在10年后幾乎可實現25倍以上的產業規模,增長動力異常強勁。”
據悉,上海太陽能產業發展的具體目標顯示,到2012年行業總產值達到300億元。
“太陽能產業目前最大問題是,中國國內市場沒有開辟, 企業全部依靠國際市場。誰能解決太陽能產業當前最大問題,誰就能奪得轉危為機的主動權。”
本報獲得的一份4月18日上海內部有關新能源研討的一個會議紀要顯示,無錫尚徳總裁施正榮在會議上認為:“目前太陽能是低碳經濟發展中最為成熟與最普遍適用的新能源技術,我們堅持看好多晶硅薄膜的發展。”
這也正是上海方面期望發展的,據悉,在太陽能領域,上海將主抓薄膜電池等領域,按照上海方面的規劃,上海方面將在薄膜太陽能電池、核心裝備研發制造等方面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據預測,2010年薄膜電池將占有30%的光伏市場份額,2015年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全球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140億美元。
加大政府采購力度
值得關注的是,當前上海新能源產業發展現狀優勢并不明顯。
上海交大太陽能研究所催容強教授在4月18日的會議上表示,“上海曾經是全國光伏產業發源地,但目前已經在觀念、規劃、組織、產業上全面落后了。”
其在會議上舉例,2008年,江蘇光伏產業產值 700億,而上海只有可憐巴巴的30多個企業,產值不超過70億,僅僅是江蘇省的十分之一。
事實上,以江蘇南通為例,該市就規劃到2011年全市新能源、能源及裝備制造業銷售收入在1000億以上,如今,該市風電項目已經上馬,效益明顯。
“上海的一些官員到江蘇某地一看,非常震驚,想不到江蘇這邊新能源產業發展得這么快。”上海市一位智囊告訴本報記者。
上述智囊也透露,“上海太陽能總產量不及京澳一家公司”。公開資料顯示,2008年全球光伏企業產能前10排名中,前25名上海企業無一上榜。
這給上海提出了諸多挑戰,中微半導體設備副總裁錢學煜則在會議上就表示,作為上海本土的太陽能企業沒有得到政府足夠的重視和扶持。
對此,上海方面采取了多種措施,在人才和資金支持上采取了一些措施,在政府財政支持與補貼方面,上海將設立本市支持新能源高新技術產業化專項資金;對新能源高新技術產業化領域引入的國內外行業領軍人物和技術團隊,加快落實本市人才政策。
不過,上海方面正采取一套不同于以往的方法來推動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通過應用來帶動上海太陽能等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上述知情人士說。
據悉,虹橋樞紐太陽能光電建筑一體化工程將可能是一個重點示范項目,并有可能擴展到其他項目上去。
“其他地區生產很好,但應用不多,上海這方面要走在前列。”上述知情人士說。
據悉,在新能源汽車方面,上海就要求政府逐年提高采購比例,2012年政府和公共機構新能源汽車新購比例占30%以上,新能源公交客車新購比例占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