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09-08-04 15:05 來源:科技日報
編者語:在近日舉行的“2009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上,有關專家呼吁:我國制造業缺乏實用型三維數字化技術(3D)創新人才,高校人才培養應更加與產業相結合。
相關閱讀: 制造企業謹防技術創新陷阱 中國工業報
大賽秘書長、國家制造業信息化培訓中心三維數字化技術認證培訓管理辦公室主任魯君尚表示,近來熱映的好萊塢3D電影《變形金剛2》,再一次向人們展示了3D技術的獨特魅力。其實,除了文化影視等領域,3D技術在制造業、尤其是設計制造環節更是發揮著重要作用,已成為各國爭奪行業制高點的競爭焦點。
有統計表明,在現代工業產品的開發生產過程中,70%的錯誤在設計開發階段已經產生,而80%的錯誤往往是在生產階段或是更后續的階段才被發現并進行修正。3D的優勢就在于能最大化的對產品進行仿真設計和用戶溝通,并盡可能早地將錯誤和需求變更解決在設計階段,使產品的開發周期縮短、生產成本降低,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優勢。
在西方發達國家,3D技術已經成為企業設計、生產、管理的基礎和產品創新的基本工具。而掌握最前沿3D技術,也為他們把控產業鏈、獲取巨額利潤提供了依托。
“三維數字化技術必將成為未來制造業產品創新的一項基礎性工具。”魯君尚認為,三維數字化技術關系著中國制造業整體水平的提升,以及在下一波世界競爭中能夠占據怎樣的位置。但當前高校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往往過于偏重理論知識層面,與企業面臨的市場需求和產品研制流程脫節,導致科研成果產品轉化率較低,人才進入企業之后難與實際生產迅速對接。
對此,國家制造業信息化培訓中心3D技術認證培訓管理辦公室等有關部門已經專門成立了人才就業服務中心和企業服務中心,有針對性、專業化地為三維人才的就業和企業的招聘服務,但相對企業急切而廣泛的需求而言,仍顯不足。
魯君尚表示,希望“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等類似賽事,能夠成為深化“兩甩”、推進三維數字化技術應用普及再上新臺階的一個新的途徑。通過涌現出的優秀3D作品和團隊,進一步引導全社會對三維數字化技術的認識,建立人才培養與企業應用一體化機制,實現人才與實際生產迅速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