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09-07-30 15:03 來源:中華工控網整理
隨著石油資源的日益枯竭,人類正面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新能源革命。發展清潔能源汽車顯得越來越緊迫。
奧地利經濟部部長米特萊納表示,電動汽車的發展是汽車產業變革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必然要求,奧地利政府將電動汽車看作是“改變汽車工業結構的契機”,也是城市交通的未來。汽車生產商、配件供貨商和能源企業都處在電動汽車產業鏈上,必須共同努力推動汽車產業走綠色發展之路,而環保、節能的電動汽車正代表著革命的方向。
德國溫特教授估計,2020年,電動汽車電池的市場規模至少在250億歐元以上。
北京理工大學電動車輛工程技術中心副主任林程表示,混合動力汽車是現階段可以全面替代傳統汽車的新能源車型,但其核心動力系統依賴發動機技術的進步。國外企業已經將混合動力汽車的動力系統平臺化,以低廉的價格向發展中國家推廣,如果我國不加把勁,很可能走傳統汽車的老路。而我國純電動商用車起步早、技術及應用已形成體系,與國外相比有技術優勢,節能減排效果好,符合我國國情,可以在城市公交、市政環衛郵政等領域重點推廣應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認為當前我國要發展電動車,首先應該發展以微四輪車、小四輪車、電動摩托車為代表的小型電動車。這些小型電動車耗電少、價格低,與目前我國消費水平相當,因而用戶買得起,用得多,同時電池廠商風險小,生產電池的廠商也多。“要先易后難、先小后大,逐步發展我國的電動車產業。”
楊裕生的觀點也得到了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的認同。歐陽明高認為,如果我國能夠在新能源汽車發展上選擇中低端路線,將具有強大的后發優勢。因此國家應該優先支持發展小型低速電動車,將小型低速純電動車確立為電動車重點扶持對象,并讓技術成熟的電動車生產企業參與行業標準制定,讓具有車輛生產經驗的企業成為發展主力。
我國政府非常支持鼓勵電動汽車的發展,國家發改委聯合科技部共同成立了新能源汽車的專家委員會,將新能源汽車列入汽車產品公告,為進入市場奠定了基礎;國家頒布了關于提高大排量汽車消費稅率的相關政策,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創造了優勢條件。
中投顧問新能源汽車行業研究員李勝茂預計,2010-2015年全球汽車工業將發生深刻的變革,未來汽車將朝小型化、電動化等清潔能源汽車發展,而高耗油的SUV、越野車及大型乘用車將逐漸失去市場。
近日,工信部組織召開的第四次暨基于燃料消耗量限值標準的財稅政策研究會議也明確指出,今后油耗高的汽車生產企業將被征收重稅。會議原則通過了《第三階段乘用車燃料消耗量評價方法及指標》標準草案,并啟動了與標準掛鉤的財稅政策的研究。會議一致認為,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標準對于促進技術進步、結構調整、節能減排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會議作出了加快推進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標準實施配套財稅政策的研究、制訂切合我國國情的科學可行的實施方案的決定。
據了解,當前世界各國都加緊了對新能源汽車的研究開發。
日本的鋰電池供應商占有較大的優勢地位,并已開始著手制定統一的鋰電池規格、安全標準、充電方式。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節能環保汽車卻熱銷日本國內市場,新能源汽車成為日本汽車產業復蘇新引擎。
以“能源新政”為執政綱領的奧巴馬政府大力推動混合動力汽車的生產和使用。美國政府宣布,將對每臺新能源汽車、混合動力汽車補貼7000美元,希望到2015年,美國年銷售本土生產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達到100萬臺。同時,為了不讓自己由對進口石油的依賴變成對外國鋰電池的依賴,也在扶持電動車和鋰電池制造企業,美國能源部也于去年批準了250億美元的貸款。
英國政府也將出臺一系列計劃支持混合動力汽車的開發和產業化進程,并從一開始就投入2000萬英鎊政府采購款用以購買低排放和零排放汽車。低排放汽車技術將為英國汽車制造業帶來至關重要的發展機遇。為此,預計,未來6年政府將投入2.5億英鎊用于技術開發,并向大學和研究機構投放7000萬英鎊,用于新型清潔汽車的研發。
德國傾國之力研究高效能汽車鋰電池,政府拿出5億歐元用于資助電動汽車的研發。其中資助鋰離子電池的研發費用為5900萬歐元。由于"能效只有20%,汽油發動機是沒有前途的"。正是因為認識到這一點,所以各界紛紛解囊,下決心攻克車用蓄電池的難關。德國的目標是,讓電動汽車的市場價格下降到目前普通柴油和汽油汽車價格的水平,一次行車里程至少達到200公里至300公里。
在奧地利,電動汽車的發展近年來受到政府和社會越來越多的關注。奧地利政府對電動汽車的引導和扶持更多是考慮向企業和機構的研發注資。奧政府將把2009年和2010年對本國汽車行業研發活動的資助從4000萬歐元提高到6000萬歐元。在電動汽車領域,像李斯特(AVL List)動力設備公司和麥格納斯泰爾(Magna Steyr)汽車技術公司等奧地利重要的大型企業都積極投身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