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09-07-23 10:04 來源:《 中國能源報 》-《衛報》
|
供應西北歐7國的北海風電系統
風能高壓電網
兩個世紀之前,英國在當時的工業化大潮中扮演著先鋒角色,我們的國家借此由一座小島變成世界工廠和全球經濟的中心。
現在,我們必須再一次利用我們的工程師和科學家們的聰明才智,充分調動企業的熱情,投身于一場即將徹底改變我們生活和工作方式的綠色革命之中。一周前,在意大利召開的八國集團(G8)峰會上,與會的各國領導一致同意,2050年之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80%,使得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之前的升幅控制在2℃以內。
我知道,在很多人看來,類似的峰會給人的感覺是在夸夸其談,大家聚在一起討論一些與他們的日常生活沒有什么關聯的話題,但氣候變化的確涉及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每一個行業、每一個經濟體和每一個政府的利益。我堅信英國將成為向低碳社會轉變的領頭國家。因為,首先積極推行減排舉措是我們對后代應盡的道德義務;另外,氣候變暖很大程度上是由發達國家造成的,而貧窮國家受到的傷害卻最大;更為重要的是,它將成為經濟復蘇的推動力——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創造新的工作機會、新的行業和機遇。
到2015年,全球綠色產業市值將達到4.3萬億英鎊,與之相伴而生的將是數千萬個工作機會。因此,那些綠色技術和服務發展速度更快的國家和公司將獲得最為豐厚的回報。從海上風電到環境設備,從能源管理體系到碳交易市場,我們的國家已經在許多綠色產業領域占據了領先地位。
未來10年,英國將有120萬人因綠色投資而獲得工作機會。我們的工廠將開始生產節能產品,建筑企業將安裝可再生能源系統,科學家們會致力于研發新的混合動力核電技術。為了完成我們應承擔的國際減排義務,我們必須抓住這個歷史機遇,完成英國向更綠色、更清潔的未來的轉變。
近日,政府公布了新的經濟發展戰略——“打造英國未來”(Building Britain's Future)。這份戰略構想的核心內容為復蘇經濟,引領英國進入一個電子化、低碳、高科技的時代。我們將為此制定一個全新的、更加有活力的工業政策——2016年之前,投資建成覆蓋英國全境的高速寬帶網絡;打造世界一流的現代化基礎設施及相關支持產業,包括生物科技、生命科學、高級制造技術和金融服務。未來兩周內,我們還將進一步推出一系列與電動汽車、鐵路建設和節能房屋與社區有關的新政策。
埃德·米利班德(英國能源與氣候變化大臣)即將公布的碳減排路線圖(詳見本報B2版)會讓公眾看到英國將如何兌現2020年之前完成減排1/3的承諾,彼得·曼德爾森(英國商務大臣)則會推出我們的低碳工業戰略,這其中將包括一系列前所未有的舉措,比如向英國的家庭提供貸款以提高房屋能效。
按照“重整大不列顛計劃”(Great British Refurb,一項旨在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及能源負擔而制定的計劃, 英國政府將協助翻新全國所有住戶房屋以提高能源效率——編者注),我們要讓英國所有的閣樓和空心墻在2015年之前具備隔熱功能;到2020年,家家戶戶都將安裝智能電表。與此同時,“生態城市”的革命性理念將讓我們的居民以可負擔的價格住進環保社區。本周,約翰·希利(英國住房大臣)將公布首批“生態城市”的名單。
我們還將制定一個前所未有的規劃機制,保證我們的國有基礎設施建設能夠迅速得到落實,包括核電站、風電站、海港建設等項目。英國政府目前正大力扶持4座配備了碳捕捉和封存技術的商用電廠建設,這讓我們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北海將再度成為歐洲發電重地——這一次依靠的不是油井,而是海上風能。我們即將在英格蘭東南正式運營我國最大的陸地風電廠。借此機會,我們將進一步探尋潮汐能等新能源是如何幫助英國實現歐盟為我們設定的能源目標的——2020年之前,能源供應的15%來自可再生部分。
我們即將采取的一些措施是不容質疑的。有人說,在當前經濟形勢依然低迷的背景之下,我們應該削弱自身承擔的環境義務。我認為反過來說才是正確的。未來30年,我們面臨的是愈加溫暖和潮濕的冬季,越發干燥和炎熱的夏季,以及隨之而來的海平面上升、洪水災害、干旱和熱浪等。上個月政府發布的環境變化預估報告顯示,如果我們不即刻采取措施,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情況將會變得更糟。科學家說,我們必須采取革命性的行動;經濟學家則說,我們可以,而且從道德上說,必須采取行動。
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通過第一次工業革命取得了飛速的發展。現在,作為世界上第一批向綠色時代進軍的發達國家,我們的努力同樣將會獲得豐碩回報。全球經濟危機不應成為放緩綠色革命步伐的理由,恰恰相反,人類對綠色未來的無限憧憬才是經濟復蘇的強大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