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09-07-23 10:02 來源:中國能源報
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劉振亞日前在公司年中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了建設堅強智能電網的階段性目標:2010年前完成發展規劃的制定,開展關鍵技術設備研發和試點工作;到2015年在關鍵技術和設備上實現重大突破和廣泛應用;到2020年全面建成堅強智能電網,使電網的資源配置能力、安全水平、運行效率以及電網與電源之間、用戶之間的互動性顯著提高。
劉振亞指出,國家電網公司提出的統一堅強智能電網是以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建設為原則,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具有信息化、自動化和互動化特征的國家電網。包括“三華”(華北-華中-華東)同步電網、西北電網和東北電網,涵蓋所有電壓等級,由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調度等環節有機組成,是堅強可靠、經濟高效、清潔環保、透明開放、友好互動的電網。
劉振亞在會上對加快建設堅強智能電網提出五點要求:一是高度重視清潔能源發展,二是全面加強電網統一規劃,三是統籌組織電網建設,四是強化生產運行管理,五是創新調度管理。并特別強調要密切跟蹤國內外先進的信息通信技術,加快統一信息系統建設,不斷提高智能化水平。
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舒印彪之前在“2009特高壓輸電技術國際會議”上指出:“中國的智能電網首先是一個堅強的電網,具有長距離、大容量輸電特征的特高壓電網將成為核心環節。”據了解,作為智能電網骨干網架的特高壓電網已初步顯現其水火互濟資源配置優勢。截至6月30日,晉東南-南陽-荊門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示范工程枯水期“北電南送”已累計輸送33.14萬千瓦時,汛期“南電北送”累計輸送10.06萬千瓦時。按山西省調電廠上半年平均供煤355克/千瓦時折算,33.14萬千瓦時的“北電南送”電量需就地轉化原煤176.47萬噸,促進了山西富余電量的消納,有效提高了火電機組利用小時數。10.06萬千瓦時的“南電北送”電量相當于節約標準煤35.7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0萬噸,相當于煤炭脫硫后減排二氧化硫286噸。預計整個汛期可節約標準煤近百萬噸,同時使華中富余清潔水電在更大范圍內得到及時、高效的配置。
國家電網北京經濟技術研究院專家表示,到2020年,隨著特高壓電網不斷發展,可有效減少備用容量,從而至少減少裝機容量2000萬千瓦,節約電源建設投資約8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