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09-07-22 11:47 來源:中國能源報
“我國海上風電規劃有望年底出臺。”近日,中國風能協會副理事長施鵬飛透露,“現在又到了跑馬圈‘海’的時代,各個發電集團都在跟進。”
據了解,國家能源局已多次召開海上風電發展會議,部署我國海上風電發展,且早在2008年4月就發文要求沿海各省(區、市)制定本地區海上風電發展規劃,并提出近期擬開展前期工作的海上風電開發方案。“最重要的目的,是先要在海洋功能區的規劃中加上風電的一席之地。而在項目實施核準時,再考慮其經濟性。”施鵬飛表示。
隨著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示范項目的開工建設,我國的海上風電開發已經進入了實戰階段。
施鵬飛透露,東海大橋項目之后,“下一個海上風電示范項目可能是潮間帶風電場”。目前有幾個潮間帶風電項目的可研報告已經做完,雖然還未獲批,需要做進一步的深入調研,但“估計兩年之內能開工”。
之所以建設潮間帶風電場示范項目,施鵬飛解釋說:“是因為根據可行性研究的測算,潮間帶海上風電場的成本要比近海的低一些,更具有經濟性。”
目前以江蘇、浙江為首的各沿海省份的規劃都在緊鑼密鼓地制定中。2009年6月10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召開了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了“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會議強調,要積極發展風電和核電為主體的新能源產業。
據江蘇省可再生能源發展項目辦主任許瑞林介紹,根據江蘇省海上風電發展規劃前期研究成果,江蘇省海上風電可開發容量約1800萬千瓦,其中,潮間帶可開發250萬千瓦,近海可開發1585萬千瓦,預計到2020年,江蘇省在潮間帶和近海將建成約70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形成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
而根據浙江省的初步規劃,該省將確保2012年前建成近海風電場10萬千瓦,2015年105萬千瓦,2020年270萬千瓦。其中2010年將要開工的杭州灣近海風電場一期工程,計劃開發規模102兆瓦,初步規劃安裝34臺單機容量為3兆瓦的風電機組。
與此同時,盡管目前總體規劃尚未完成,但各路人馬已難掩熱情。據華銳風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韓俊良介紹,華能、大唐、國電、華電、中電投、中廣核等,都紛紛加入了海上風電的開發準備工作。而制造商、施工企業、研究單位、設計院以及相關的配套廠家等也都在積極醞釀,“已進入的在積極提高能力,沒有進入的則在努力探索。
在日前召開為期兩天的中國國際海上風電和傳輸大會上,從政府官員、企業老總到一般的技術人員,幾百名參會者大都從頭聽到尾,這或許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大家對開發海上風電的濃厚興趣。
除了為東海項目提供風電機組的華銳風電,上海電氣、東汽公司等也都加快了海上風機機組的研制步伐。
據上海電氣風電設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琦透露,上海電氣正在研發2兆瓦和3.6兆瓦的海上風電機組,其中2兆瓦風機是在目前運行成熟的陸上機組基礎上改型設計的,第一款機組將于今年四季度安裝運行。而3.6兆瓦是針對特定目標風場設計的,目前已完成第二階段的設計,樣機預計在明年世博會期間投運,以迎接我國即將規模化發展的海上風電高潮的到來。此外,華儀電氣也在時刻準備著,據其副董事長吳運東介紹,待海上風電產業成熟時,公司正在研制的3兆瓦風機可立即轉型投入海上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