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09-06-22 14:36 來源:中國工業報
中國大型客機C919機體供應商的9家簽約單位中,除了包括哈飛、西飛在內的國有軍工企業外,民營企業也赫然在列,這標志著中國的航空工業真正進入軍民結合的時代。
業內專家曾表示,中國國防科技工業經濟總量近年來以年均超過20%的速度快速增長,但軍民結合型產品發展滯后,除民用船舶外,其他均未形成產業規模,體系相對封閉、專業化程度低、經濟增長粗放等問題仍比較突出。
大飛機制造恰恰需要軍民統籌結合共同發展,大飛機的制造不是一般的產業,它代表了“一個國家競爭力的制高點”。大飛機研制過程中不但會應用國防科技中原有的高科技優勢,而且會健全軍民結合互動合作的機制,帶動新產業、新裝備等民用高科技產業的發展,為我國制造業帶來巨大的產業升級機會,使軍民轉換能力落到實處。
2009年是大飛機供應商的選擇年。對供應商的招投標,緊鑼密鼓而又低調地持續了近三個月,近日大飛機項目公司———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商飛”),終于下筆與國內9家供應商簽署了理解備忘錄(MOU)。沈飛民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沈飛民機”)成為我國大飛機項目的首批9家國內供應商之一。
“選定第一批供應商,意味著相關產業布局開始成形。此次理解備忘錄的簽署,意味著沈飛民機與中國商飛將在尾段(主要包括安裝件、垂尾、系統件)大部件領域進行設計與合作。”6月10日,沈飛民機副總工程師王樹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表示。據了解,此次與中國商飛簽署理解備忘錄是確定雙方關系,之后雙方將在技術與商務等具體問題上作進一步洽談。按照中國商飛的計劃,2009年年底前,供貨雙方將簽署正式合同文本。
選擇供應商“程序”揭秘
作為“4萬億”投資規劃重頭戲之一的國產大飛機項目,自2007年正式立項以來,便引起眾多人關注。
相關資料估算,2020年至2030年,國內需要更新和新增大飛機2000多架,產值將會達到約2000億美元。6月13日,沈飛民機工程研發中心常務副主任柳作宇則告訴記者,那是保守的估算,應該能達到3000多架,同時,由于我國大飛機項目將來是與空客320、波音737爭奪市場,國際市場還將有一定的空間,可以說,大飛機的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市場蛋糕雖大,但不是每個企業都能吃得到。大飛機是我國16項重大科技專項之一,航空制造是新興產業門檻高,其設計制造要求投資高、技術含量高、安全性也要求高。
沈飛民機由沈陽飛機工業集團、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與西安國際飛機制造公司聯合投資成立,其借助于三家的民機技術優勢,成為航空制造的主要制造商。多年來,沈飛民機一直是國際大飛機的尾段,甚至支線飛機整機體的供應商,具備了相應的技術與制造水準。
柳作宇向記者解釋了沈飛民機成為大飛機供應商的過程:今年3月底,中國商飛面向國內潛在供應商發放信息征詢公告,啟動了項目機體結構和系統設備的招投標工作,共有400多家供應商參與了此次招標,沈飛民機參與了項目中的尾段工作包投標文件的編制與遞交;之后,沈飛民機成為100多家獲得參加國內供應商開標大會資格的企業之一,當時參加供應商大會的還有中航工業、航天科工、航天科技、中電、寶鋼、中化、中鋁等國企;5月中下旬對招標方中國商飛的問題進行一一答標;經過競標,沈飛民機取得了大飛機尾段大部件的工作包的供應商資格。
將提升遼寧省裝備制造業水平
6月13日,沈飛民機工程研發中心副主任韓冬向記者介紹,沈飛集團公司為空客、波音做供應商時,被空客、波音指定為零部件供應商。而為沈飛提供的零件供應商中,機械加工幾乎都是遼寧省省內的企業,此次入圍的浙江民企西子聯合就曾為沈飛、哈飛代加工飛機零部件。遼寧省這些機械加工企業有一定的經驗,如果就歷史經驗而言,對遼寧省機械加工利好明顯。因為投入1萬美元在航空工業上,10年后大約可以產生50萬~80萬美元的利益。
此外,由于大飛機項目對大型復合材料構件加工急需,特別是“大型復合材料構件鋪帶機”。據有關方面人士計算,僅在我國大飛機研制階段,對于這種大型復合材料的鋪帶機,至少需要4~6臺。這種鋪帶機的研制,我國已設立專項,通過向遼寧省沈陽機床、大連機床等國內幾家重點骨干企業招標和定向招標,這將提升遼寧省裝備制造業的產業水平。
同時,大飛機項目對遼寧省鋁鈦材料加工也將是一個機遇。航空工業需要大量的鋁、鈦材料,遼寧省以撫順鈦鋼、沈陽有色加工、沈陽有色研究院為主體的沈陽地區,鈦材料加工產量占全國30%以上,素以企業之間協作緊密、靈活性強著名。可以說,遼寧省在某種程度上具備了高效協作的航空制造基礎。大飛機項目有助于產業提升,而相關人才更是緊缺。沈飛民機已經連續幾年在招兵買馬,用柳作宇的話說“我們通過兩個項目才能鍛煉出一個真正的航空研發人員,但這需要5~10年的時間”。
據了解,這兩年來,相關航空、電子、機械等方面的人才,開始回流到沈陽。沈飛民機透露,國家大飛機計劃2014年底至2015年中首飛,投入市場在2016年,未來幾年,包括一線制造員工在內,沈飛民機至少需要上千人。目前,沈飛民機方面人士也苦于找不到符合需求的高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