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專家考察研祥 透過研祥樣板看IPO重啟
http://www.kblhh.cn 2009-06-09 16:41
近日,證監會公布了《關于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發行體制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引起廣大投資者和企業界的廣泛關注。就在業界普遍觀望,眾所紛紜之際,一批經濟學家、財經媒體即將深入企業調研,與企業代表共同商議IPO重啟對于企業的影響。
據悉,在6月9日,由國內幾大財經媒體率隊的經濟專家調研團將首站開赴深圳,與深圳的高新技術企業共同研討新經濟環境下的企業融資問題。經濟學家與媒體、企業共同研討分析,不僅可以為投資者提供更加詳細的資訊指導,也為更多即將上市的企業提供了信心。
自2008年以來,中央財政不斷的推行各項新政以鼓勵資金市場,國務院、商務部、發改委等部委也出臺了眾多措施以保證企業的活力,尤其是中小企業的發展。但是種小企業融資難現象始終因為存在著各種困難和瓶頸難以解決。而此次證監會再度開放IPO,無疑給企業擴大資本,融資上市提供了一個更好的選擇。
此次由社科院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宏源證券研究中心總經理程文衛等為代表的十多位專家學者,之所以選擇深圳企業進行調研,一方面因為深圳有國內最具代表性的證券市場;另一方面,隨著5月1日國內開放“中小企業創業板”以來,深圳及珠三角地區的中小企業躍躍欲試,符合上市標準的企業不下千家,這也充分體現了政策開放對于企業的利好影響。而在深圳的的眾多企業中,高科技企業所占的比重非常大,也正是由于高科技企業對于研發生產資金的需求較高,成為了這次經濟專家調研的重點對象。同時也因為國家一直鼓勵企業通過科技創新帶動產業發展,因此將會有更多的科技企業將資金投入研發設備的購置、研發人才的培養,以及尋找更多的市場空間。所以,針對IPO重啟的爭論,在深圳或可找到答案。
在珠三角地區,受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有很多企業經營受到了沖擊,甚至倒閉破產,股市也是一跌再跌。但是從熊市中也可看到一絲希望,那就是在眾多企業中,高科技產業所受到的沖擊相對要小很多,甚至深圳的研祥集團更是在去年說出了“冬泳論”,表示不畏懼金融危機,可以通過科技創新化危為機,逆勢中尋求突破。
2009年,研祥集團不僅說到,而且也真正的做到了!作為國內特種計算機行業的領軍企業,研祥集團下屬子公司研祥智能于2003年在香港上市。經過短短5年的發展,公司業績相比上市之前的每年幾千萬元發展到2008年的12.11億元,實現了銷售額十倍以上的增長。2009年研祥集團的業績更是在同行業普遍縮水的情況下,比上一年度實現了增幅150%的突破,真正實現了逆勢中的飄紅。
像研祥集團這樣的企業有很多,2008年下半年,國家領導人溫家寶、李長春、賀國強等同志先后在深圳視察了研祥、中興、華強、康佳等高科技企業。領導的關懷對于企業的發展增加了信心,但是更大的信心還是來自于市場,只有長期的可持續發展,才會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社會、經濟效益,也更能夠使企業鼓足勇氣迎接挑戰。
當政策、市場、技術都具備的前提下,資金的注入無疑為企業的發展起到了催化的作用。雖然很多人對于IPO重啟表示了擔憂,但是從長遠來看,其對于中國企業和中國經濟的影響將是大大的利好。仍舊以研祥為例,早在1999年,研祥集團就為其下屬子公司研祥智能在國內的上市做好了準備,并在2000年完成了企業的股份制改造。當初第一目標選擇的是即將推出的深圳創業板。2001年,研祥智能完成所有上市前的準備工作,被列入深圳市重點推薦的創業板擬上市企業之一。但在2002年,國務院決定暫緩創業板的推出,致使大批民營企業的上市計劃受阻,研祥智能因此轉投香港,次年在香港聯交所上市。
香港上市后,隨著研祥在國內業務的不斷走高,也使研祥智能的股價一路攀升,5年來業績表現突出。2004年,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WTO研究中心和中國經營報社共同組織對香港上市公司H股進行競爭力指數排名,“研祥智能”綜合指數排第九名,效益指數排第七名。如今,隨著國內證券市場的逐步穩定,政策體系得不斷完善,研祥集團重新做出部署,將計劃根據業務發展需要,著手探討國內上市計劃。如今國內IPO即將重啟,目前研祥智能的規模已經遠遠超過創業板上市公司標準,研祥智能可能將采取“H股+A股”的方式在國內上海主板或深圳中小板上市。對于即將推出的深圳創業板,研祥集團正在培養新的儲備公司作為上市主體。依靠國內資本市場的支持,也將使研祥集團的資本實力大大增強,進而對于特種計算機產業的健康發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因此,這次經濟專家專程到深圳研祥集團進行考察,不僅圍繞IPO重啟對于企業、投資者的影響進行研討,更要把成功企業的典型經驗進行了解,進而對更多即將上市的企業、尤其是高科技企業進行融資之后的經營指導。而屆時,和訊網也將對會議的全程進行網上直播,使更多投資者了解到專家學者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