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kblhh.cn 2009-05-21 15:04 來源:中國工業報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中央財政預算今年將安排328億元,2010年安排300億元左右,同時帶動企業投資,主要推動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大型飛機等11個科技重大專項的實施。
致力于推動以大飛機等為代表的自主創新產品專項,不僅是我國航空工業培育的新經濟增長點,也是中國工業領域開始由制造中國階段向創新中國階段戰略性推進的一個信號。
大飛機項目的中短期起步目標目前已經非常明確。在近期舉行的第十三屆北京國際航空展新聞發布會上,中航商用飛機有限公司作為國產大飛機項目的載體單位,正式對外公布了國產大飛機C919已完成初步設計方案的消息。根據相關研制計劃,C919將于2014年首飛、2016年交付航線使用,如果研發和制造等工作進展順利,國產大飛機總量最終將達到3000架,在大飛機全球市場份額上能位列第三,緊排在國際飛機制造業巨頭波音、空客之后。
創新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方面利用市場化模式最大限度利用國際資源,另一方面推進國內關鍵技術的攻關,是大飛機項目的務實選擇。從官方公布的C919研制信息來看,該型飛機的發動機將采用國際產品,已是鐵板釘釘的事情。這也說明我國大飛機制造中未來需要重點攻關的一個方向,就是安全性能和技術能達到國際標準的大型航空發動機。
越是薄弱的環節越需要國家力量的重點扶持,也應該是創新中國戰略指揮棒所指的大方向。近期專為國產大飛機航空發動機試驗而建設的四川綿陽小枧鎮航空城項目前期準備已經展開。根據公開資料顯示:該航空城總占地約3000畝,地處涪江、安昌江、芙蓉溪三江交匯地,其生產試驗區重點建設的高空模擬試車臺及其配套氣源、電站等設施,可以滿足我國各型發動機研制任務需求。在C919之后的各型國產大飛機上,是否能裝上一顆“中國心”,不僅是檢驗大飛機項目國產化成功度的重要指標,也是中國飛機制造業是否能真正躋身強國行列的關鍵所在。
作為一個整體投入將達2000億元的項目,國產大飛機項目對于經濟、技術和其它領域的創新推動意義遠超三峽工程,相關部門如何才能保質保量“不摻水”地完成既定目標,值得關注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