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輸電“大動脈”控制型工程建成投入運行
http://www.kblhh.cn 2009-05-12 09:54 來源:中國電力網
11日,映秀二臺山。一個嶄新的變電站又屹立在廢墟之上,被稱為汶川災區輸電“大動脈咽喉”的220千伏二臺山變電站順利投運,強大的電流從這里送向地震災區的千家萬戶。
據了解,220千伏二臺山變電站的建成,不僅能夠滿足映秀鎮及成都地區的災后用電以及震中居民的用電需求,為阿壩州南部地區經濟恢復提供電力支撐,而且將為阿壩地區1000多兆瓦電能外送提供堅強輸送通道。
映秀水能資源豐富,以映秀、耿達、漁子溪、太平驛、福堂壩5個骨干電站為龍頭,總裝機達到1075兆瓦。根據震前四川電網的情況,位于映秀的二臺山開關站主要作用是在匯集阿壩藏族羌族州南部水電站的電量后,直接向本地區與成都電網供電。去年“5·12”汶川大地震,使映秀鎮附近的二臺山開關站等重要輸電樞紐遭受了毀滅性破壞,被視為映秀水電送出的“咽喉”徹底中斷。其中,與二臺山開關站相鄰的銀杏變電站被徹底損毀后,暫無重建考慮;而相近的水磨變電站也遭地震損毀,其輸變功能被大大弱化,擬改建為開關站。
“從地震當初的柴油發電機,到震后新建的35千伏春天坪變電站,映秀鎮現有居民的用電需求得到了基本滿足。但是,汶川不僅集合了阿壩州的主要工業,而且隨著映秀鎮熱火朝天的災后重建全面展開,提供更高的供電水平便要求有更大的變電站進行支撐。”國家電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總經理朱長林介紹說,“升級重建后的二臺山變電站要承擔兩個變電站的部分功能,其地位和作用顯而易見。”
從四川電網地理接線圖上來看:由二臺山向東,至220千伏彭州回龍變電站、500千伏丹景變電站;由二臺山向南,至都江堰220千伏聚源變電站、220千伏郫縣太和變電站;這兩個通道最終進入成都周邊500千伏環網。二臺山向北,至500千伏茂縣變電站接入綿陽、德陽負荷中心……二臺山在大電網構架中的戰略地位不可取代。
針對水電送出和阿壩州災后地區用電的緊迫需要,2008年9月下旬,二臺山220千伏變電站恢復重建工作正式啟動。二臺山輸變電工程包括三部分:二臺山220千伏變電站、輸電送出工程二(臺山)太(平驛)福(堂壩)220千伏線路、映秀灣電廠輸出220千伏線路。
據了解,二臺山附近的百花工業區震前負荷約為81兆瓦,隨著災后重建的進行,預計到2009年左右即可全部恢復。根據發展計劃,到2010年底百花工業區負荷將達到約160兆瓦。二臺山到百花工業區之間的映秀鎮由于重建工作及居民生活用電需要,預計負荷將達到約25兆瓦。